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

ID:29435492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9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_第1页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_第2页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_第3页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_第4页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文化人 共育和谐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文化人共育和谐促发展——湖州和谐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之三实现和谐发展,让百姓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更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浸润心灵的精神感召。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湖州以和谐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以文化人,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巩固团结和谐思想基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包含着和谐的精神、和谐的理念,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巩固团结和谐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用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思维处理思想认识问题,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把核心价值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教育引导巩固团结和谐思想基础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努力用多种形式引导人们增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坚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

3、彻十七大、创业创新促崛起”等主题宣传教育声势浩大。宣传教育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以党委(组)中心组为龙头,以基层党校为主阵地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实践核心价值体系;20年坚持实施“青少年播种计划”,把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大众媒体、南太湖人文大讲堂等通俗化、大众化形式努力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每当党的创新理论提出、中央新的政策出台,我们都页.组织各类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使党的理论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如十七大后全市组织了125个市县镇三级十七大精

4、神宣讲团,1782名宣讲员分赴基层宣讲,3个月时间就宣讲了7206场次。我们坚持不懈地改进创新方法,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巨大力量。——注重实践养成,努力把核心价值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因此我们努力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

5、遵循。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等,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增强人们的认同感。立足平民平凡平常,持续开展“感动湖州”年度人物、“文明五心”好公民等评选活动,学习宣传刘霆、钱素春、王法金、陆松芳、罗爱儿帮扶群体等各类先进典型,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让民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

6、尚,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总之,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培育提炼湖州精神,不断激励湖州人民创新创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湖州精神”是湖州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秉承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湖州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湖州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湖州历届党委和政府积极提炼和总结湖州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提炼湖州精神,提出“超越自我、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创优

7、争先”的湖州精神。2003页.年,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进一步的提炼概括了“崇文重教、艰苦创业、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南太湖文化精髓。2005年提炼了“开放、务实、创新、和谐”的当代湖州精神。培育提炼湖州精神,既总结湖州改革开放的实践、又放眼未来继续发展,极大地激发了湖州人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激励全市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促进湖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激励创造美好和谐生活文化历来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无声息,只有将和谐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一个社会才

8、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强化文化民生意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民生意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才能为和谐发展奠定更坚强可靠的群众基础。经过多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