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

ID:29469315

大小:79.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听潮》导学案 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丰都县三坝乡中学八年级语文学案课题:《听潮》一、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课文的重要字词;2.领悟修辞、词语对情感表达的作用;3.通过诵读体味作者对海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目标链接[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其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2)拟人:其作用是使具体

2、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排比:其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反复:其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5)设问:其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6)反问:其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家作品常识梳理:《听潮》的作者是,原名,选自《》,其代表作有。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要求:细读默想用心十注抓关键句1.给加点字注音,并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造句。窗棂()赏鉴()深黯()云汀()偎依()恍惚()慵懒()酣梦()汩

3、汩()战栗()罅隙()嗥叫()眼睑()芳醇()镶嵌()造句:。2.形近字辨析,注音并组词。1.汨:()2.栗:()3.睑:()汩:()票:()脸:()3.把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2)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3)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4)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4.你认为本文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请摘

4、抄如下:比喻:。拟人:。其它:。二、句子赏析(可在本题三句以外另选句子赏析)。1.大海上一片静寂。赏析:。2.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赏析:。3.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赏析:。我选的句子是:。我作的赏析是:。我选的句子是:。我作的赏析是:。(小组内交流:为什么选这一句?怎样读好这一句?小组朗读展示,可以一个小组一句,也可以是单个人,形式多样化。)三、作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详细阅读课文内容,把课文内容读熟读透,为下

5、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丰都县三坝乡中学八年级语文学案课题:《听潮》授课人:冉涛一、学习目标1.学会表述比喻、拟人修辞美的一般方式;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抒情的写法;3.通过诵读体味作者对海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目标链接散文中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景状物、抒发情感。形象生动的修辞,常使语言诗意动人,生动形象,有亲切感,能增强文章的气势。鉴赏散文语言修辞的表达效果,感受散文语言的形象美、气势美、情感美等。(一)比喻、拟人手法是如何体现语言美的:修辞效果: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生疏

6、为熟悉拟人:化静态为动态化无情为有情化无声为有声化平淡为生趣。(二)散文修辞美(比喻、拟人)的一般表述方式: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情感。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三、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二、知识梳理要求:小组合作学习(阅读、勾画、批注、讨论、交流)目标链接,梳理知识。三、示例解析[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表

7、述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美、闪闪发光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四、根据你上节课找出的句子,按照上面的示例,进行句子赏析:鉴赏的句子:。表述:。五、内容解读:1.题目为什么要以“听潮”为题,而不以“看潮”为题? 答:文章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时间是在晚上。通篇大部分笔墨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故而日:“听潮。”2.听潮的时间、地点是什么?答:时间:一年夏天;地点:寺院里一间靠海湾的楼房。3.听潮时“我”和妻子

8、的心情是怎样的?答:欣幸。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潮水?答: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来描写潮水。5.文中描写了“潮”的哪几种情景(状态)?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答:落潮、涨潮初起、涨潮达到高峰三种情景。或海睡、海醒、海怒6-29、13-114-2、15-1-216。6.作者从哪些角度对潮来时的景况进行了描写?答: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描写了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