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

ID:29508362

大小:6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20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_第1页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_第2页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_第3页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_第4页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梁發的神學思想與進路梁发的神学思想与进路侯朝阳河南大学文学院圣经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第二十五期.二○○六年.秋众所周知,基督新教在中国最初之发展是与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等一大批西方传教士的名字密切相连的,他们在中华基督宗教史上功不可没。然而在十九世纪上叶的中国,如若没有基督新教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积极地著书立说、传播福音和沟通中西,这些传教士的工作必定更加难以展开,基督新教的传播不知道还要加增多少困难。所以有论者直言,梁发在十九世纪中华基督徒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难以企及和取代的。除此,梁发也因其著作《劝世良言》深深地影

2、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而被称为洪的启蒙先师,该书则被太平天国尊奉为圣经。那么,拥有如此地位并对时代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梁发和他的思想究竟有何不苟常人之处?为此,本文首先对他的生平和著述作了一般性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他的神学思想和神学进路;着笔既立足于汉语历史神学的建构,又试图对当下汉语神学的开展有所启示。一、梁发的生平事迹、信道经历及著述梁发(1789-1855259梁發的神學思想與進路),又名梁阿发,号「学善者」或「学善居士」,为中国新教第一位华人牧师。他仅受过四年私塾教育,后因家贫辍学并在十五岁那年到广州学做刻字工。由于工作关系,他与基督新教来华的第一位传

3、教士马礼逊相识,长期助其雕版印刷《圣经》,并于一八二三年被按立为宣教师,从此「忠心至死」。在他三十多年的传道经历中,「入华的各派著名传教士,如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米怜与合信,美国传教士卫三畏、裨治文、伯驾和英国卫司理会的裨治等,都与他有过交往,受到他的引领或帮助;重要的华人教徒,多数同他有过共事的经历」。.雷雨田,〈梁發與中西文化的會通〉,載《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5(2001),頁91。所以,香港合一堂牧师张祝龄将其一生的业绩概括为:「著书、刻板、印刷、手派、口宣,与马礼逊、米怜二博士互相助理,无稍恐怯,……足迹遍澳门南洋一带,甚至随考而遍走省府州县,与士子谈道派书,入夜

4、又诵习中英文,亲自刻板翻译,著书传道,无一息休暇。」.麥沾恩著,胡簪雲譯,《梁發傳》(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9),頁117。然而,梁发走向基督信仰的历程却充满了曲折。小时候他读的是《三字经》和四书五经,随后又「日夕交游三教九流之人」,.鄧嗣禹,《勸世良言與太平天國革命之關係》(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頁3。「敬拜各样神佛」,接受的更多是与基督信仰异质的东西。其中,佛教对梁发的影响尤大,因为曾有一段时期,一位来自云南的和尚常对他宣讲佛法,并劝他坚持读《多心经》、《观音经》等佛经。.梁發,《勸世良言》,見《近代史資料》總39號(1979年第2期;北京:中華書局,

5、1979),頁78-80。但数年参与印刷《圣经》经文的经验,马礼逊、米怜(WilliamMilne,1785-1822259梁發的神學思想與進路)等传教士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自我罪性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超越的强烈诉求,最终促使梁发从一个热心慕道之人成长为「笃信顺命」的宣教士。毫无疑问,他所面对和接受的中国固有文化在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使他的神学思想复杂多样且独具特色,显示出与基督教正统神学的某种偏离。把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加以融合,用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诠释基督教义和观念,成为其神学思想的主要特点。透过梁发的神学作品,我们对他的神学思想的这种特点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一生「精

6、研真道」,多有著述。计有:.麥沾恩著,《梁發傳》,頁119-120。《救世录撮要略解》,一八一九年着于广州,共三十七页,在序言中力言造物主上帝为人类崇拜的对象,附有《圣经》的十诫、数段经文和祷文以及三首圣诗。《熟学圣理略论》,一八二八年着于广州,共九页,是作者宗教生活—悔改、受洗和灵修经验的自述。《真道问答浅解》,一八二八年着于马六甲,共十四页。《真道寻源》、《灵魂篇》和《异端论》,一八三○年着于广东高明县。《圣书日课初学便用》,一八三一着于广州,是英国及外地学校协会所出《圣经》课本的翻译,初版由广州地方的英美人和商行捐资镌版及印行。《劝世良言》,一八三二年着于广州,由马礼

7、逊代为校订付印,是梁发神学思想的代表作。包含九种小书,大部分集《圣经》章节而成。后将其改订于马六甲,将九种小书分别印成单行本,其中四种后来在新加坡再版,改称《拣选劝世要言》。后又将九种小书合成一书,在新加坡出版,名《求福免祸要论》。《祈祷文赞神诗》,一八三三年着于澳门,为英国圣公会的早祷文汇编。祷文为梁发所译,而圣诗则为马礼逊及其传教士所译。相传马礼逊特为此书雕活版字以印刷之。259梁發的神學思想與進路二、研究现状及意义作为「中华最早的布道者」,.同上,頁1。梁发在中国基督宗教发展史中占据承前启后的位置。其前,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