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学案 (2)

《山居秋暝》学案 (2)

ID:29530401

大小:3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0

《山居秋暝》学案 (2)_第1页
《山居秋暝》学案 (2)_第2页
《山居秋暝》学案 (2)_第3页
《山居秋暝》学案 (2)_第4页
《山居秋暝》学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居秋暝》学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诗五首——《山居秋暝〉【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格律。2、体会每首诗独特的艺术风格。3、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了解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学习内容】一、古代诗歌发展脉络:1、       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被尊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和古典浪漫主义的典范。2、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涌现了        、     

2、    等名篇佳作。3、汉末         达到成熟,我们学过古诗十九首中的              、曹操的       、        的《归园田居》、谢灵运、谢朓的山水诗等。4、唐代近体诗兴起,李白、杜甫两大诗人雄视千古;以       、          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和以        、        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相映成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          反映现实,“为歌生民病”。5、宋代词坛,有以       、       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和以       

3、 、        为代表的婉约词派,元代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惨淡经营,使元曲雅俗共赏,造就了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个高峰。6、在思想内容上,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                。7、唐代出现了近体诗,属于         ,它在字数、句数、     、平仄、      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具体要求:(1)字数:      和      ;(2)句数:      和      ;(3)对仗:律诗的        必须对,绝句        ;(4)押韵:   句,    声,一

4、韵到底;(5)平仄:       ,平仄交错,        ,平仄相反,       ,平仄相粘。8、根据所学格律知识分析唐诗五首,并填写表格: 山居秋暝从军行登高石头城锦瑟字数     句数     对仗     韵脚     二、如何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   主谓

5、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鉴赏一读诗调——整体感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读诗情——窥斑见豹,抓住反映诗人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词句三读诗

6、境——披文入情,分析诗歌的意象(物象+描写词语→景物特点→气氛)四读诗意——(1)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思想、时代和写作背景       ——(2)身临其境,想象五读诗趣——景物描写的角度﹑炼字炼句﹑情景关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立意构思等。【相关主题词】意境主题词:    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    热闹:热烈、繁华、淳朴、喧闹、欢快……    清冷:凄清、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情感主题

7、词:  悲:忧愁、凄苦、悲凉、悲伤、伤感、惆怅、沉痛、消沉、怨愤、寂寞、孤独、烦闷、思念、惜别、依恋、眷恋……  喜:欢乐、喜悦、愉悦、恬淡、闲适、悠闲、豪放、赞美、热爱、仰慕……思想(态度)主题词:   积极进取、自信豪迈、建功报国、乐观旷达、忧国忧民、批判、讽刺……   消极、消沉、颓废、退隐……1、《山居秋暝》一、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开创了田园诗派。________开创了山水诗派。  到唐代,以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

8、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______________,并达到文学史上的巅峰状态。二、整体感知: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赏析本诗的画面美。(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自己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小结】 **赏析图画美 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