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ID:29553208

大小:58.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课文知识点解析 岳麓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文知识点解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根据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划分,汉代全国经济可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1.山东、山西: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即古代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的黄河流域。这里多平原,土壤、气候适合作物生长,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农业技术发达,经济实力强,长期以来,既是我国经济的重心,也是历来朝代的政治中心。查一查:对照教材地图,看看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与今天的是否相同?解答:古代山东、山西是以崤山为界,以东称山东,又叫中原,包括了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以及晋南、苏北、皖

2、东的部分地区;崤山以西则是山西,以关中为主,后来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因此,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与今天的差异很大。2.江南:江南地区物产十分丰富,然而气候炎热潮湿,在古代早期,许多地方还覆盖着原始森林、沼泽等,林中虫兽出没,威胁人类安全。《史记》中曾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它很难被早期开发。因此,在两汉时期,这里人口稀少,经济实力与黄河流域相差较大。3.龙门碣石以北:是指从黄河中游的龙门到渤海沿岸的碣石山一线以北,即山东、山

3、西以北的地区,它又可以长城为界分为两部分:塞内和塞外。这一地区的土地比较贫瘠,气候十分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属于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距黄河流域较近的塞内也曾开发为农业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常常南下侵扰,经济实力有限。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人口的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人口的迁移。古代人类逐水草而居,农耕居民一旦发现地力衰退也会迁居新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原因,我国古代早期人口集中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不断外迁,并形成了三次南迁的流民浪潮。1.两晋

4、之际的第一次高潮补充:西晋的统治十分腐败,晋惠帝时期发生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这场战乱持续了16年,使数十万人死于战火。山东、山西是主要战场,人民流散,十不存二,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东汉以来,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大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称为“五胡内迁”全析提示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古代早期,自然环境是决定经济发展特点的最重要因素。思维拓展古今的许多地理概念差异很大,查找相关资料,看看还有哪些不同。全析提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汉代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并体现了发展不平衡的

5、特点,黄河流域是古代早期的经济重心。我国古代人口居住主要受自然条件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限制。思维拓展战乱会严重破坏生产,这是政治对经济消极影响的充分体现。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是由于西晋统治者对他们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各族人民不断发动起义,北方陷入长期的混乱中。308年(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并称帝,316年西晋灭亡。在这期间即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相对安定的南方东晋政权的建立,更使南迁的人口大大增加,形成了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归纳一下:以上材料说出了促使人口南迁的哪些原因?解答:统治阶级的内乱和少数民族的

6、斗争导致北方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南方相对安定。2.唐中期的第二次高潮:唐朝的安史之乱从755~763年,历时8年,对唐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很大,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河流域的经济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使南方的劳动力增加,生产技术的更新加快,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如适宜水田耕作的曲辕犁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3.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北宋后期统治腐败,国力衰弱,1127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军队攻陷汴京,俘虏了宋徽宗、钦宗和宗室嫔妃等几千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这场战乱又引起了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南方经

7、济逐渐超过了北方。想一想:我国古代北方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有何共同之处?解答:三次高潮都发生在政权交替之际,统治阶级内乱之后,政局混乱之时;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了,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牛耕。想一想:北方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联系?解答:作为长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北方的生产技术先进,人口集中。由于战乱而造成的大量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

8、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从而大大促进了南方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