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ID:29553354

大小:64.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现象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A青铜铸造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工艺B出现了斜纹提花织物C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D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我国的铁器使用可以上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晚期D春秋3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井田制实质的是()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2、”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4唐代中期均田制无法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B安史之乱破坏农业生产C国家把土地分配给皇室和官僚D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5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是()A稻麦复种制的出现B黄河流域形成两年三熟制C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D发展间作、套作复种技术6“商人”一词渊源于()A商朝人善于经商B商王重视商业C商朝人对自己的称呼D殷都里居住很多商人7对于唐代的市叙述不正确的是()A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制B店铺可随处开设C出现了柜坊和飞钱D西市“胡风”“胡俗

3、”流行8.2000年文综吉林浙江卷,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C.沿海地区机器棉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9.1995年全国,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10.2002年广东,洋务派最早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属于A.航运业B.采矿业C.冶铁业D.纺织业11.2001上海,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①把救亡图强作

4、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2002年春季文综,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3.2003春季高考,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A.凭借国家权力实行强制掠夺B.通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C.在工业领域实行垄断D.推行商业专卖政策获得巨额利润14.2

5、002年全国春季文综,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轻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B.民族资本受益最大C.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削弱D.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15.2002年广东,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6.2000年春季高考,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6、召开17.2001春季高考,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8.2001全国,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A.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B.调整城市和农村关系C.调整积累和消费关系D.调整国家民经济比例关系19.1999全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A.坚

7、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20.1997全国,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21.2001上海,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臂;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对联的创作当不晚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22.1999全国

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23.2002全国文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一心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4.1997全国,中国共产党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