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

ID:29572115

大小:72.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浙江嘉兴一模)所谓“人造蛋”,就是对豌豆等数百种植物进行试验后筛选出类似鸡蛋的蛋白质等成分,利用生化、食品及烹调技术实现与鸡蛋相似的乳化、凝结等功能特性的一种人造蛋粉。“人造蛋”的制作过程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的直接现实性活动C.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D.人的认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实践水平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项错误;实践是有目的的直接现实性活

2、动,B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D项错误。材料中“人造蛋”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项符合题意。2.(2015·上海奉贤区质检)漫画《结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只有经过调査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②深入实际,才能真正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发挥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求事物的本质 ④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对客观存在做出反映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必须把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做到求真务实,②③入选。①④没有看到

3、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还有间接经验的方式,不选。3.近几年,我国多个城市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活动,①③表述正确且符

4、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4.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农谚“蚯蚓叫,大雨到”到经过反复观察、实验获取“

5、蝼蛄叫,大雨到”的认识,再到获得“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等认识,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推动认识发展,②正确;经过反复观察、实验证明是蝼蛄叫而不是蚯蚓叫,“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等,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正确。亲身实践的经验和他人的实践经验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①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5.(2016·重庆一中检测)某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自主研发出一款高性能的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去除0.3微米以下微粒。这种空气净化器的研制成功表明(  )①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②

6、人总能根据自己的意图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加强科学研究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作用和意识的特点。空气净化器的研制成功表明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也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③符合题意。人们依据事物的固有属性改变事物的具体形态,②说法错误;加强科学研究有利于防治环境污染,但不是其根本途径,④说法错误。6.(2015·福建厦门一中检测)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

7、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题干说明面对同一个对象,真理性的认识有且只有一个,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②入选。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③表述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7.爱因斯坦曾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

8、上帝的嬉笑中垮台!”对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无法真正掌握真理 ②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告诉人们真理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④提醒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C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