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十疑》word版

《ipo十疑》word版

ID:29624557

大小:5.14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8-12-21

《ipo十疑》word版_第1页
《ipo十疑》word版_第2页
《ipo十疑》word版_第3页
《ipo十疑》word版_第4页
《ipo十疑》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ipo十疑》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夏草发难十家IPO企业(北京商报2009年8月5日,记者崔丽萍)“公司上市要厘清财务漏洞、历史沿革以及业务的真实性”从质疑浙江永强2008年涉嫌虚增利润,到剑指江苏洋河改制上市沦为125人的盛宴,从质疑金螳螂造假,到发现久其软件涉嫌提前确认收入……新股IPO在停滞1年后重新开闸之际,财务专家夏草却对这些企业屡屡发难,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厘清这些公司的‘原罪’,让一些财务清晰、历史清白、业务真实的公司上市。”昨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关注人为因素造成的企业问题!”记者:在IPO重新开闸以来,您

2、对很多向证监会递交上市材料的企业提出了质疑。在您心目中,是否有接近完美的公司在申请上市?夏草:IPO开闸是好事,我对此表示欢迎。因为从我国股市的发行历史上看,20年来两市上市公司仅为1600余家,平均每年仅有80家公司完成IPO上市。而实际的情况是国内有几十万家公司,具备上市资质的也不在少数。每年80家公司上市的速度远远达不到市场的真正需求。记者:那为什么您特别关注IPO开闸后涌进来的这批企业?夏草:公司的质量问题和IPO开闸是两回事。有一些企业财务比较干净,即便有一些小的问题,但瑕不掩瑜。而且有的问题是

3、制度导致的,在制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问题不会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我质疑的,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企业问题。“金融危机下为上市要包装业绩。”记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您对一些IPO上市公司进行了密集的质疑,而且对各家公司质疑的角度都各有不同。是您故意回避了它们的相似点,还是这些企业的确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夏草:我关注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已经过会、准备上市的公司;另一个则是正准备上会争取股市入场券的公司。对于两类企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很不利于它们在今年上市融资。一方面,监管层在金融危机后对即将上市的公司提出业绩方面

4、的要求,比如证监会规定,已经过会的企业,如果在2008年盈利水平下滑50%,就必须重新过会;对于没有上会的企业,2008年已经出现业绩大幅下滑,过会的概率都非常低。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放弃上市有些可惜。夏草:是的。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大量的包装,没有显示出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但包装很容易露马脚。去年有26家公司撤回上市材料,其中有14家公司就是因为企业业绩下滑或亏损不符合上市的条件。“企业不差钱应该也可以上市”记者: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融资再发展。但近期我发现,您一直力挺“不差钱

5、”的企业上市。这是为什么?夏草:新股存量发行(企业不缺钱,但也想上市)势在必行。目前市场都是增量发行,增量发行下发行人IPO必须有募投项目,且必须是债权融资成本大于股权融资成本。于是很多不缺钱的公司上市面临最大的障碍是没有股权融资必要。此前,我质疑江苏洋河有一点,就是没有股权融资必要,当然好公司是不缺钱的,证监会早就淡化股权融资必要性的要求,但以前有多少好企业IPO被否最大原因就是没有股权融资必要。如果真得套这一条,中国目前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是不能上市的。可是拟上市公司对此仍不敢马虎,因为不知道那个变态发

6、审委委员会冷不防使出这一杀手锏,所以在股权融资必要性下大做文章,如三金药业借钱分红以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包装结果,资产负债率是上去了,可是公众质疑这公司为何要借钱分红?说你缺钱吧,你高分红又不象;说你不缺钱,你又不断借款。长此以往,将使优秀的企业家采取违规的方式作假帐,以达到上市的目的。“创业板是假冒伪劣产品”记者:您对创业板的看法,一直是认为它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混同于主板的一部分。您的依据是什么?夏草:现在的创业板是叶公好龙,表面上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能满足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中国

7、的创业板是没有创业的创业板。大部分企业设置时间在8年以上,有的企业在上世纪就成立了。能够在主板上市的,已经可以持续经营了,为什么要到创业板上市?本来办的是幼儿园,现在变成办大学和研究生了,明显是一个假冒伪劣的市场。这不仅与中小板的界定没有明显差距,而且完全成为主板的附属品。记者:您定义的创业板是怎样的?夏草:创业企业是没有进入持续盈利的企业。管理层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政策的失败,中介企业是为了回避经营风险,避免别人追究他们的保荐责任。市场上专门有这样一批人,就是所谓的投资银行,他们能够在一个企业成立初期看出企

8、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事先参股企业。待到企业上市后,这些投行可以分得一杯羹。但是在中国,如此优秀的投行人士并不多见。这导致申请登陆创业板的,并不是真正的创业企业。审批制度下搞创业版肯定搞不起来,应将审批制转化为核准制。缺乏市场化上市流程,创业板开设条件仍不成熟。IPO要关注商业伦理,不能靠不正当竞争上市。但现在监管层又无法完全放开。“成功上市=股东一夜暴富”记者:因为IPO重新开闸,一个被我们闲置了很久的词——“造富”再次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