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D:29640619

大小:1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云南的歌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3、情感和态度: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四、教学设想:本文用两个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注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第二课时力求恰当地使

2、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五、教学时数:二课时六、教具准备:录音机、课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 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

3、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4、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三)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四)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                               文的叙述。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板书)        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 (五)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

5、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板书)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六)小结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

6、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来一个趣味竟猜:请同学们欣赏两个音像片段,猜一猜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白族——《五朵金花》)(壮族——《刘三姐》)你喜欢这些民歌吗?(喜欢!)那就

7、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学大师沈从文,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吧!(二)赏析品读课文:1、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让男同学读第一个场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个场面(第4段)、最后全班齐读第三个场面(第5段)。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学们要边做勾画批注。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朗读并引导:虽然同是写唱歌,但侧重点、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