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ID:29650085

大小:9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1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2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3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4页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孟子》两章1.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3)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文章以朗读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论点,然后分析文章的构思,最后再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背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主张的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社会意义,从而加深个人的道德修养。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初步把握《孟子》散文的特色。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新课导入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比喻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

2、正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否则做失去民心的事情,是注定要失败的。你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二、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2.学生大声地读课文,初步领会课文的意思。3.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大体内容。(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翻译,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本文比较容易翻译,学生应该能够较轻松地完成。4.教师引导积累文言知识:(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古义: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

3、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指水塘。)(3)一词多义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以天下之所顺(用)之: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它)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三、赏析课文,理清论证思路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

4、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

5、“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

6、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层绝非多余。2.思考文章中出现下列词语的作用。“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层,“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3.提问: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层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

7、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弘,笔酣墨畅,结构缜密。四、拓展思考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威天下”靠“天时”“地利”和“人和”已经落伍。掌握最先进的武器才是主要的。对于这种说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五、总结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时候,“天时”“地利”和“人和”缺一不可。尤其是“人和”,这是我们当今社会合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六、板书设计七、作业1.背诵课文。2.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内精读”第(一)题作业。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放录音,学生

8、根据录音划分句子的节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