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D:29936270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表达效果。2、教材分析《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11课,《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3、中招考点综观中考近五年的记叙文阅读试题,“赏析词句”是必考点,“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

2、、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4分的居多。4、学情分析赏析词句虽然一直是文章解读的必要环节,方法、格式已经能初具模式,但因为思考单一,对生活的体验不深,往往只知其一,思考不严谨,答题不全面。二、学习目标1.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2.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抓住特

3、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1:自学指导一:1.内容:课文2. 赏析句子的角度及答题格式: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方法:快速浏览课文,选择文中你喜欢的语句,(从修辞、词语等角度)在文章中批注,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3.时间:15分钟。4.要求: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自学检测一请体会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

4、地”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3、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逼”字准确地描绘出春雨滋润下的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天百花争奇斗艳的情状。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春花的色

5、彩艳丽。3.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春风的柔和。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学生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1.用词:“……”一词,生动形象地(具体、逼真、贴切……)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表现了人物……的感情。2.修辞:比喻、拟人……运用……的修辞,生动形象(有力、强调)地写出了……的样子,表现了作者……感情(富有诗情画意)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2: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

6、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二:内容:课文。方法:快速跳读课文,选择文中从感官角度描写景物的句子,在文章中批注,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时间:5分钟。要求:能总结出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自学检测二: 快速跳读课文,选择文中从感官角度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说出从哪些感官角度写的?例如:1春花图:从视觉、嗅觉、听觉多个角度进行描写。2.春风图:从触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会运用这

7、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感官角度: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 五、限时训练一、填空。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8、,在雨里静默着。①文中三个比喻从不同的侧面依次写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