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

ID:29981909

大小:71.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6 琵琶行(并序)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 琵琶行(并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湓浦/盆景  贾人/商贾  抡材/漂沦憔悴B.转徙/敝屣迁谪/鸣镝鲟鱼/浔阳江头C.裂帛/绵密嘲哳/嘲讽龙虾/虾蟆陵D.钿头/佃户银篦/蓖麻骑士/铁骑突出解析:A项,pén,gǔ,lún;B项,xǐ,zhé/dí,xún;C项,bó/mián,zhāo/cháo,xiā/há;D项,diàn,bì,qí。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曲罢悯然  添酒回灯  醉不成欢  犹抱琵琶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浔阳江头凝绝

2、不通C.轻拢慢捻银瓶炸破间关莺语铁骑突出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名属教坊镝居卧病解析:B项,“徒”应为“徙”;C项,“炸”应为“乍”;D项,“镝”应为“谪”。答案:A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忙B.曲罢悯然悯然:忧郁的样子C.低眉信手续续弹续续:一个接一个D.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随便解析:A项,快:畅快。答案:A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曲罢曾教善才服,

3、妆成每被秋娘妒。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泉流冰下难”来比喻琵琶的声音。答案: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别有幽愁暗恨生,

4、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解析:A项,“大弦小弦一起奏响”不对,“错杂”的意思是“交错”,而不是“一起”。答案:A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        !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3)我闻琵琶已叹息,        。 (4)座中泣下谁最多?        。 答案:(1)相逢何必曾相识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又闻此语重唧唧 (4)江州司马青衫湿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5、。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唐]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7.简要分析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诗中“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来分析。参考答案:本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对女主人公无限的同情。知识窗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从诗歌的作者着手,所考

6、查诗歌的作者一般是教材中学过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一般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8.这首诗与《琵琶行》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何不同?解析:两诗在整体风格上差异很

7、明显,一个浓墨重彩,一个简笔勾勒。据此具体分析手法及手法的作用即可。参考答案:《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属五言古诗,篇幅短小,基本上用白描手法,用朴素简练的笔墨来勾勒形象,结尾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较大;《琵琶行》则是乐府古体诗中的长篇巨制,描写细致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正面描述,也有侧面烘托;叙述、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更富表现力。(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夜 筝[唐]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9.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

8、”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解析:留下空白,让人有更多发挥的余地。一者,让人回味刚才那美妙的乐曲;再者,也让读者产生了疑问,弹者因何而“弦凝”?自然与上一句中的“感”有关,那又是在“感”什么呢?从其中的“暗低容”可见,一定是伤心悲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