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

ID:30010753

大小:2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6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_第1页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_第2页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_第3页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 专题十六 近代物理初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拉分题特训:专题十六近代物理初步1.如图所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发生a、b、c三种跃迁时,释放光子的波长分别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释放光子的波长可表示为B.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电子的电势能减小,氢原子的能量增加C.若用波长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波长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用l2.09eV的光子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可以发出三种频率的光2.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

2、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gsin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θ

3、=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3.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距离为x,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下面给出E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

4、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4A.E=2πkσx    B.E=2πkσxC.E=2πkσx    D.E=2πkσx4.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连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

5、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A.E=B.E=C.E=D.E=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    B.1018kg    C.1013kg    D.109kg6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

6、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4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7.用波长为2.0×10-7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19J.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速c=3.0×108m/s,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A.5.5×1014Hz    B.7.9×1014Hz    C.9.8×1014Hz    D.1.2×1015Hz8.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

7、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中微子与水中的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n)和正电子e),即中微子Hn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ee→2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

8、1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9.1991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了    (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MeV的α粒子轰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