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word版

《种群生态学》word版

ID:30061470

大小:78.2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6

《种群生态学》word版_第1页
《种群生态学》word版_第2页
《种群生态学》word版_第3页
《种群生态学》word版_第4页
《种群生态学》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生态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种群生态学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2.种群生活史3.种内与种间关系3.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和种群生态学2.种群的数量特征3.种群的空间格局4.种群的调节3.1.1种群与种群生态学种群的定义(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抽象:探讨一般规律时,泛指该种的任一种群。具体:具体研究时,种群是具体的,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其他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3.1.2.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度

2、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4个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次,种群的年龄分布、性比对种群数量具有重要影响。生命表和种群增长模型是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常用工具。3.1.2.种群的数量特征a.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种群的大小:是一定区域种群个体的数量(500只羊,2000人)种群的密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320人/平方公里,10万穗/亩)生态密度:种群实际占有的有效面积或空间内的生物个体数。种群密度的测定Ⅰ: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总数量调查法:如人口普查取样调查法: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据此估算种群总数。包括:标志

3、重捕法(动物)、样方法(植物)。样方法:首先,将调查地段划分为若干个样方;然后,在调查地段中随机地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方;随后,计数各样方中的个体总数;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推广所有样方的平均数,估计种群总体数量。样方取样布点,梅花形: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适用于调查空间形状非长条形、生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标志重捕法,适用情况: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直接记数较困难的动物。过程:在调查样地上,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M进行标记后释放;经一定时间后重捕个体n个,其中标记的个体数为m。依据:M:N=m:n,标志个体在

4、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被捕机率相等;个体总数N估算:N=M*n/m应用该方法需要满足的条件:①标志方法要合理。标志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活动性,不能过分鲜艳,不能易丢失。②调查期间,没有迁入或迁出,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种群密度的测定Ⅱ:相对密度调查法(表示生物个体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包括:①捕捉法:例如捕鼠夹、陷阱、采集网等,如,每置100夹,捕获10只,则10%是相对密度。②活动痕迹计数:如粪堆、土丘、洞穴、足迹等。③鸣声计数:主要适用于鸟类。b.影响种群数量的基本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①出生率: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出生个体数

5、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最大出生率,无生态因子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的出生率,即生理出生率(只受生理因素限制,恒定值)。实际出生率,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出生率,即生态出生率。②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最低死亡率:也称为生理死亡率,是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即生物个体都达到了生理寿命。实际死亡率:也称为生态死亡率,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种群中个体的寿命为生态寿命。③迁移率即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种群中个体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量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种群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出生率受到物种的生殖能力、

6、种群个体总数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物种的生殖能力主要取决于:1)性成熟的速度2)每次产仔数目3)每年繁殖次数4)胚胎期长短5)繁殖期长短某一种群经过一段时间(t0~t1)后的种群由起始数量Q0变化为数量Qt,其中,B、D、I、E分别是个体的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则Qt=Q0+(B-D)+(I-E)出生率=B/Q0死亡率=D/Q0迁入率=I/Q0迁出率=E/Q0c.种群的年龄结构年龄结构:不同年龄或年龄组在种群内所占的比例。一般说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成体比例越大,种群的出生率就越高;而种群中缺乏繁殖能力的老年个体比例越大,种群的死亡率就越高。

7、年龄锥体图:年龄锥体(或称年龄金字塔)是用从上到下一系列不同宽度的横柱做成的图。图的纵轴表示年龄,并按年龄递增顺序自下而上等距排列;横柱在横轴的宽度表示各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其所占的百分比。意义:年龄金字塔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种群年龄构成,可用来说明和分析种群数量的现状、演变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生态学角度,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三种类型:①增长型种群:典型的金字塔形锥体,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却很少。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迅速增长。②稳定型种群:表示种群中幼年个体(底部)与中年个体数量(中部)大致相等。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③下降

8、型种群: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中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