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

ID:30360939

大小:826.56 KB

页数:642页

时间:2018-12-29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_第1页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_第2页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_第3页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_第4页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献珍文集&amp#183;Ⅰ-杨献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杨献珍文集·Ⅰ杨献珍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书名:杨献珍文集·Ⅰ作者:杨献珍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ISBN:7-202-03240-6/C52出版日期:2002年1月定价:160.00元(总3册)出版说明杨献珍同志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从1940年起半个世纪里,在研究、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许多重要哲学论争都和他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今人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史、哲学史都无法绕开他。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社于1980年出版了杨献珍同志的名著《什么是唯物主义?》,1984年出版

2、了《杨献珍文集》Ⅰ,1986年出版了《杨献珍文集》Ⅱ。当时杨献珍同志亲自审订修改了收入《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篇校样。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文集》Ⅲ迟迟未能编纂完毕。直至2001年,编者方与我社联系《文集》Ⅲ的出版事宜。鉴于《杨献珍文集》Ⅰ、Ⅱ均在我社出版,我们同意继续出版《文集》Ⅲ,并和编纂者达成了共识。又鉴于《文集》Ⅰ、Ⅱ出版已有10多年,且未重印过,为了给读者提供便利,我们决定将已出版的《文集》Ⅰ、Ⅱ和准备出版的《文集》Ⅲ一并推出,依次编为《杨献珍文集》Ⅰ、Ⅱ、Ⅲ。《杨献珍文集》Ⅰ、Ⅱ除因体例原因作个别技术处理而外,一律保持原貌,可称之为重印。我们愿以这种独

3、特的方式,表达我们对辞世10周年的杨献珍同志的敬意和缅怀之情。《杨献珍文集》依时间顺序收入了从1940年至1990年50年1中作者的主要文章、论著、讲稿、读书笔记及重要书信共95篇。其中《文集》Ⅰ、Ⅱ主要收录杨献珍同志论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运用于党校的创办、管理和教学的理论方针,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研究的文章41篇。如《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什么是唯物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解说》等。《文集》Ⅲ主要收录

4、杨献珍同志1967年在狱中及其平反后所写的理论文章54篇。特别是关于三个著名哲学理论的文章,即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关于“合二而一”问题、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得到公开发表。所选入的这些文章反映了杨献珍同志当时的思想观点和斗争精神。由于《文集》Ⅲ是在杨献珍同志辞世后编成的,为了给后人提供一部完整的研究资料,我们尽可能地保持了文章的原有历史风貌。从杨献珍同志的文章、论著、讲稿、读书笔记和书信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极为宝贵的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我们期盼《杨献珍文集》的出版对于人们不懈地追求真理,与时俱进

5、,能有所助益。《杨献珍文集》Ⅰ、《杨献珍文集》Ⅱ出版时,责任编辑是许爱仙、李保平。因许爱仙同志已调离我社多年,这次三卷本又改用一个书号,有许多具体技术工作要做,经许爱仙同志提议,责任编辑中不再署她的名字,谨此说明,并向许爱仙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河北人民出版社2杨献珍文集·Ⅰ2002年6月前言杨献珍同志1896年7月生,1992年8月逝世,终年97岁。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在他的一生中,从事过国民教育工作、党的秘密工作、统一战线工作、武装斗争工作,很长时期是主持党校工作并结合中国实际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哲

6、学理论,对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左”的错误统治时期,受到三次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还被监禁在北京白庙监狱8年,后又流放陕西潼关3年。1978年12月16日中央为“六十一人案”平反,12月17日由流放地回到北京,1979年1月中共中央专电“任命杨献珍同志为中共中央党校顾问”。1980年8月4日中央为杨献珍彻底平反。杨献珍同志一生所写的文章和讲稿有200余篇。1979年由杨献珍的学生李唯一、马洪谟、王哲民、艾恒武和杨献珍之子杨欣组成工作小组,收集、整理、编辑《杨献珍文集》。收入《杨献珍文集》的有95篇,约130万字,按时间顺序分Ⅰ、Ⅱ、Ⅲ部分

7、。《文集》Ⅰ是由马洪谟和杨琪整理的,于1984年3月出版。《文集》Ⅱ是由艾恒武提出目录,收集稿件,和张启华合作初编后,又由马洪谟编辑,1986年7月出版。这两集是由李唯一同志通审,杨老定稿。《文集》Ⅲ是由艾恒武提出目录后,由马洪1谟编辑。由于马洪谟患病,丧失工作能力,此项工作一直未能进行。马洪谟逝世后,由杨欣把拟收入《文集》Ⅲ的文稿找回,并在《杨献珍传》编写小组最后一次会议上提出:《杨献珍文集》Ⅲ的编辑工作,建议由艾恒武来完成。杨欣的意见得到《杨献珍传》编写小组同志的一致赞同,于是艾恒武接受了此项工作。收入《文集》Ⅲ的许多稿件是由杨欣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