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

ID:30502136

大小:604.6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30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_第1页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_第2页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_第3页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_第4页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年科学基金—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报告正文: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肿瘤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新肿瘤患者每10万人中就有173人,在中国每10万人中有110人。通过对肿瘤的发生、生长及转移机制的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寻找可靠的治疗靶点并指导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靶向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信号通路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例如贝伐单抗(bev

2、acizumab)、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索拉非尼(sorafenib)都是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然而由于抗药性的问题导致在临床上效果不稳定[1,2]。而限制这些抗血管生成药物药效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遗传的多样性。它会分泌过量的血管生成因子,招募造血细胞和炎症细胞便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可以理解的是这些治疗过程刺激了多个血管生成因子,炎症通路,使得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的转移进程加快了。所以,找到更加合理的治疗靶点对抗肿瘤药物的设计显得非常关键而迫切。与之相比,Angiopoietin(Ang

3、)-Tie系统对于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好的选择,由于它不仅对于血管的生成、血管内平衡的维持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它与血管形成、炎症信号通路的关系密切[3]。Angiopoitein-1(Ang1)/Tie2信号通路在调节血管成熟和维持血管稳态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人Ang-Tie系统由两个1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ie1和Tie2)和三个分泌型的配体(Ang1,Ang2和Ang4)组成。Ang1是Tie2的功能配体[4],Ang2在正常的条件下是Ang1的竞争抑制剂[5]。而在体外一些条件下,例如缺乏Ang1或是Ang2

4、浓度很高的情况下,Ang2是可作为Tie2的配体的。Ang3是小鼠中与人中Ang4同源的因子。尽管一些相关报道显示Ang3与Ang4与血管的形成相关,但其在肿瘤发生中的具体功能仍需进一步的探索。Tie2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通过与配体Ang结合发挥功能,而Tie1并没有已知的配体,已有报道显示它可与Tie2结合并调控其活性[6,7,8]。Ang1与Tie2结合后,Tie2二聚或多聚体化,并且其碳端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内皮细胞中激活的Tie2结合或激活一些因子,包括下游的酪氨酸激酶相关蛋白(tyrosinekinas

5、e-relatedprotein,DOKR)、内皮NO合成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含SH2domain相关的磷酸化酶(SH2domain-containingphosphatase)、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factorreceptor-boundprotein2,GRB2)、PI3K的p85亚基(thep85subunitofPI3K,PI3K)、血管内皮酪氨酸磷酸化蛋白酶(vascularendothelialproteintyrosineph

6、osphatase,VEPTP)等。Ang1诱导Tie2激活内皮细胞生存的相互作用、维持内皮屏障和静脉系统稳定,同时它可以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启动。相反,Ang2被认为是Ang1的拮抗剂,它能增强血管的渗透性,破坏静脉系统,启动内皮细胞生长以促进血管生成[9]。(如图1)图1Ang-Tie信号通路示意图(按Huang,Hetal.,修改[9])Ang2优先在那些需要血管增生的组织或部位的内皮细胞中高量表达。它通过竞争性与Tie2结合而抑制Ang1的信号,打破血管稳态、促进血管增生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是非

7、常关键的[10,11];Ang1在许多成熟个体组织的壁细胞、纤维原细胞、正常血管细胞中表达,为组织、血管的稳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于Ang1在肿瘤血管的形成和转移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有意思的是,本研究小组前期研究显示,Ang1通过腺病毒载体在小鼠中的过量表达启动了植入的肿瘤向肺中的转移[12]。这说明Ang1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是起重要的作用。也有报道显示Ang1在诸如结肠癌、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高量表达而Ang2则在癌细胞中表达量非常低[13,14,15]。那么,肿瘤细胞自身合成大量的Ang1在肿瘤血管的

8、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仍不清楚。肿瘤依靠血管和淋巴管进行转移,而血小板是血液中一种比较独特的存在形式,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血液中独立的游动和循环。当血管损坏后,一些内皮下的基质蛋白包括胶原,或是可溶的激动剂激活了血小板。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血小板激动剂是凝血酶,它通过两个受体PAR3和PAR4来调控血小板的聚集和分离,进而达到对血管的坏损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