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

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

ID:3054127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_第1页
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_第2页
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_第3页
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无痕 精彩无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无痕精彩无限  数学是科学,科学是严谨的,但数学课则不同,数学课是来学习数学这门科学的。学习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活泼、灵动、精彩、生成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更应该讲究艺术,小学数学课堂尤其需要这种艺术,没有艺术性的,单调、呆板的课堂学习注定是低效的。什么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艺术?简单的说就是数学老师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能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有所得。也只有让学生有所得,得的多,教学的效益才会得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落到实处。 

2、 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是实现数学教学艺术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教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数学课堂的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钻研教材就没有好的方法,这是所有上好课老师的共同体会。任何一节内容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时很难找到好的教的方法的。但当我们反复读教材,读了若干遍后,知道了每个题目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方法也常常随之产生。要读数学书,像语文老师一样“啃书”,会读、会诵、会背、会理

3、解、会计算、会画图、会讲解,如此这番才能合理解读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数学教师研读教材一定要深。这点是我的与众不同的观点。4  很多人喜欢在教学时更换教材上的例题。我的建议是一定先研读教材,不要轻易换例题。一次我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结合律的教学。课本上的例题是“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跳绳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例题在教学中的意图很明显,通过第一个问题引出两个算式,进而得出加法交换律。第二个问题则为加法集合律的教学铺垫。我本打算这样改的:课的开始是奥运会上三面国

4、旗同时升起,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得出,中国在本次奥运会上的奖牌榜“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提出问题“金牌和银牌一共有多少枚?一共有多少枚奖牌?”。这样改自己开始认为很得意,后来经过反复研读和推敲教材发现,我改编题目的两个问题很平庸,至于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不关注,它的研究价值远远赶不上课本问题。第二个问题,大家早已知道,无需计算,也没有太多的研究必要,而且课本上的“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列式时,(28+17)+2328+(17+23)每一步算式的意义都非常的清楚。为学生理解集合律铺垫的好。经过再

5、三权衡,我觉得课本上的例题好,不但把两个问题置于同一情境,而且对学生理解新知提供了相当易于操作的空间。故我在教学中仍选择了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  那么怎样钻研教材呢?首先要读,哪怕教过好几遍了。读书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像语文老师那样把例题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数学虽非文学,但是,学生阅读习惯的细节培养应该渗透在每个学科的教学中。只看教参,没有自己思考的课注定不会是一节充满艺术的数学课。其次,一个人读不好,就和同事一起读,人多力量大,好多高明的方法是大家一起研读出来的。例子4  所以数学老师一

6、定要像语文老师学习,下功夫钻研教材,这样就能找到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方法就没有艺术可谈。教材把握不好,甚至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没有了艺术性,哪里还谈什么有效性呢?  二、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是实现数学教学艺术必然条件  数学教学艺术除了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之外,要是教学真正成为艺术,还得研究学生。因为教学艺术是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而且,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因为老师的精彩设计,而是学生的深刻感悟和精彩发言。  三、数学教学艺术来自老师的教学修养  讲的艺术即表达的

7、艺术,教师需要讲究表达的艺术。数学课中教师的讲解要自然、口语化,有时也需要慷慨激昂,来点抒情,带的语文色彩,多数情况下要娓娓道来。这样学生听起来亲切,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教师需要根据讲解的内容和学生的听讲状况与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缓急。即使学生听得很专心,有时也需要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因为用一种语调说话,学生容易产生疲劳。  课堂上,有时需要老师讲,每个环节之间需要老师来串联。凡当讲的,需要一字一顿地把每个字送到学生的耳朵里,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精当的讲解也是一种资源,充分的利用好

8、这种资源可以让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讲解到重要的地方,教师需要组织一下教学,给学生提个醒,或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也是一种艺术。4  演的艺术,课堂不但要求教师会讲,而且要求老师会演。在教学相遇问题时,除了利用学具进行演示外,教师可以用口技模范发动机的声音,学生肯定很高兴。数学课中的演示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的,恰到好处的演示可以让很多数学难题迎刃而解。  评的艺术,作为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