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

ID:30548907

大小:1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31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_第1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_第2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_第3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_第4页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研究  摘要:中高职衔接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问题。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层次性特点,尚未引起人们关注,直接影响着“体系”建设的持续性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其层次特点是一种客观存在,决定着人才培养的不同规格。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四部分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层次性进行简单地分析,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性;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

2、013)09-0047-0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诉求,是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需要。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层次研究,能更好地彰显现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本文从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四部分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层次性进行简单地分析,以期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层次性模糊  彰显层次性,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具有有效性。但目前,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3、和课程评价均存在层次性模糊的问题,影响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11  (一)课程目标的制定缺少层次性  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即体现出层次性。课程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定,为实现培养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目标的定位亦应具有层次性。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却并非如此,课程目标的制定缺少层次性。以杭州市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为例,课程目标层次混乱主要表现在,中职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4、旅游及相关企业的一线初中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定位在旅游及相关企业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二者的课程目标都强调技能型人才,但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的“一线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与高职旅游专业课程目标定位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哪里?从逻辑上讲,“一线技能型人才”也包括“一线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如此一来,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体现其“高”呢?课程目标制定缺少层次性的后果不仅使中高职课程难以有效衔接,而且由于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水平层次性不明显,甚至有些高职生在就业中的竞争

5、力还不如中职生,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二)课程设置趋同11  实现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但现实情况是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仍各自为战,不能对专业课程进行统筹性的设置,使得一些课程重复设置,不能突显职业教育的层次性,影响课程的有效衔接。以会计专业为例,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这类课程的重复开设率达到50%。又如,中高职旅游专业都开设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游法规等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基本雷同。有研究者指出:

6、“特别是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相同率达80%以上”。这就意味着许多中职学过的课程,到了高职还必须重修这些课程。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重复率如此之高,那么将职业教育分为具有层次性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何在?  (三)课程内容没针对性  教师通过选择课程内容将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但实际情况是,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存在明显的重复问题,使得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并非他们真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学者在对一些中高职院校名称相同的课程进行对

7、比后发现,课程内容重复率不下30%,甚至高达60%,而教师又不了解这些课程内容重复的状况,缺乏对教材的处置,只能照本宣科,一任重复继续。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从中等职业学校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对于一些相同的知识和技能,他要再学一遍。课程内容选择不当,重复率高,层次不明,严重阻碍中高职课程衔接。  (四)课程评价层次不清11  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管理是否恰当,课程资源是否齐备并物尽其用,课程目标是否达到等,皆需依据课程评价予以定夺。毋庸置疑,中等和高等职业院

8、校由于学校自身条件的层次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层次性,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均具有层次性,那么由于课程评价诸要素的层次性,课程评价的标准亦应具有层次性。但目前,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皆存在评价结果模糊不清的状况。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不清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不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课程目标定位盲目、课程设置各自为战、课程内容安排不妥、课程评价标准雷同尤为突出。  (一)混淆市场需求,课程目标层次混乱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为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