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

ID:30552963

大小:2.0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2-31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_第1页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_第2页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_第3页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_第4页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_第5页
资源描述:

《4退出-自然人股东退出-龙地产案例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退出—龙地产案例(续)税务律师李利威李女士PK龙先生:多元化VS专业化•龙夫妻、李女士龙夫妻、李女士龙控股公司龙控股公司地地地地矿医产产产产业药……项项项公公公……目目目司司司ABC股东僵局时财务能做点啥?1、自身风险防范2、谋求解决方案四种股东僵局解决方案转股减资注销分立李女士选择了将股权转让给龙夫妻实收资本3900资本公积100盈余公积0未分配利润0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李女士持有龙控股股权原值多少?金额曾缴纳个税股权原值原始投资1000万选择

2、题:A、1000万资本溢价转增300万B、1300万合计1300万(1-0.1)*20%=1800万元•阴阳合同避税思考•平价卖股权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一元钱卖股权要交个人所得税吗?•无偿赠送股权要交个人所得税吗?税务局的PK措施《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一、个人股权转让办理变更手续前应该到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纳税,并凭借完税证明、不征税证明或免税证明到工商机关办理工商登记;三、个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发生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

3、申报和税款入库手续。税务机关的反避税手段四、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两招治天下先税务后工商核定征收(计税价格明显偏低+无正当理由)李老板将小土豆公实收资本1亿司的100%资本公积0的股权转让给王老盈余公积0板,转让未分配利润2亿价格1个亿核定征收•税务局:孰高原则合同净资产价格份额计算股权转让个税相关的几个指标a、转让收入(合同签订价格)b、股权原值(投资/受让/转增)c、净资产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利君股份002651)••

4、2009年4月8日,经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何亚民将其所持公司39%的股权以1元/出资额共作价468万元转让给其女儿何佳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计税依正当据明显理由偏低偏低+无理由如何核定1、计税依据明显偏低2、合理理由3、核定方法三、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可采取以下核定方法:(一)参照每股净资产或纳税人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对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房屋、探矿权、采矿权、股权等合计占资产总额比例达50%以上的企业,净资产额须经中介机构评估核实。

5、(二)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三)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四)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采取的上述核定方法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属实后,可采取其他合理的核定方法。关于加强税务工商合作,实现股权转让信息共享的通知(国税发[2011]126号)从2012年1月1日起,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将每月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当月终了15日内完成交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2012年6月

6、30日之前完成交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2012年9月30日之前完成交换。•如何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一没有理由制造理由筹划二:无偿赠送股权•捐赠方:某地税局观点:计税价格明显偏低,低到了零!•受赠人:财税[2009]第078号;国税发[2006]第144号《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现有的十种其他所得(ONLY10)(一)银行部门超过国家规定利率支付储户揽储奖金(财税字[1995]第064号)(二)中科院院士荣誉奖金(国税函[19

7、95]第351号)(三)保险公司支付给未出险的人寿保险保户的利息(国税函[1998]第546号)(四)个人取得的无赔款优待收入(国税发[1999]第058号)(五)股民从证券公司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费返还应按“其他所得”征税(国税函[1999]第627号)(六)从其它单位取得礼品适用“其它所得”征个税的规定(国税函[2000]第057号)(财税〔2011〕50号)(七)提供担保所得(财税[2005]第094号)(八)解除合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国税函[2006]第865号)(九)个人无偿受赠房屋(财税[2009]第078号)(国税发【2006】第1

8、44号)(十)促销中企业随机赠送礼品(财税〔2011〕50号)无偿赠股国家吃亏了吗?您占便宜了吗?粤地税函[2009]940号:广东省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