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

ID:3057105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_第1页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_第2页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_第3页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_第4页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情传美 寓教于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情传美寓教于情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育中,情感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情感在教学中发挥极致,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达到寓教于情,以情传美。  关键词:导入煽情法朗读激情法情境教学法适时赞美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是基础学课,同时,因其载道明理、表情达意并含有丰富的美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应将传授知识与锻炼思想、陶冶情操融为一体,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自觉地体现语文学科对于“人性完善”的巨大教育功能。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语文教育中,情感的

2、培养十分重要。老师备课过程就是自己情感的培养过程,课堂施教则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5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传递去影响学生,能很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最佳效果。当学生因困倦无精打采时,教师的饱满精神会使他们受到感染而提起精神;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平静专注会使他们受到影响而集中注意力;教师进入意境,感情充沛的讲授,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人类不仅依靠认知而行为,而且受情感的左右而行为。情感和认知若不能相互配合,情感就足以干扰认知学习。因此,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作为语文

3、教师,如何让情感在教学中发挥极致,达到寓教于情,以情传美呢?  那就是以情激情,教学齐悦,传递美讯。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先进入角色,在深入钻研教材后,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和作者情感的共鸣,然后再感染学生,做到以情激情。用情感使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从而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在实践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这种氛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入煽情法,创设专注的教学氛围。  课文皆为有情物,师生都是有情人。课本中的许多文章蕴涵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老师应着意于此设

4、计导入,用自己情感体验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使学生在导语所激起的情感波澜中迅速进入学习过程。施教开始,老师可以运用饱含感情的导语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被诗人执著的爱国情感所感动,也希望学生能受到爱国熏陶。所以在导入新课时用极其煽情的语言来触动学生心灵。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看,最近发生的5?12汶川地震,8?0级,相当于200个原子弹的破坏力,不亚于一场战争啊!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表现出的是民族的凝聚力,有的是爱心的牵递和生命的坚韧。血脉、生命、民族让我们的心紧紧相扣,这就是‘爱

5、国’。面对自然灾难,我们用爱、力量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是压不垮的!如果,我们祖国面临的灾难并不来自自然,而是人为地、有目的地、有组织地破坏,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今天我们看看诗人艾青是如何做的。”5当我用饱含深情和慷慨激昂的语言陈述完,我感受到学生涌动的爱国情怀,看到他们情感的波动,我明白这导入语得到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煽情的导语像磁场,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共振;煽情的导语像火把,点燃起一大片亢奋的火苗;煽情的导语像春风,唤醒大地的姹紫嫣红。  第二,朗读激情法,创设有声的教学氛围。  朗读是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是对

6、文字信息的再创造。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每篇课文都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理解和透视,是作者情感传递的媒介。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教师的朗读应真正成为学生朗读的榜样和示范,这样就能够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其为之动容,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

7、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第三,情境教学法,创设具体的教学氛围。5  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绘的意境。在教学中,老师绘声绘声绘色的渲染,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眼前仿佛呈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将学生导入艺术的境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除此之外,教学情境的设置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音乐、图片、电影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情境教学,将抽象的思维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比如,我在教学《曹刿论战》这篇古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具体地把握曹刿、鲁庄公的形象。让学生小组合作把课文内容编成小品,并从中挑选较好

8、的小品让编者们演绎给全班欣赏。这虽然有点难演示,但学生却非常乐意做这样的作业。这《曹刿论战》小品的表演,将学生的情感融于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