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侦查研究_1

诱惑侦查研究_1

ID:30727053

大小:18.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2

诱惑侦查研究_1_第1页
诱惑侦查研究_1_第2页
诱惑侦查研究_1_第3页
诱惑侦查研究_1_第4页
诱惑侦查研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诱惑侦查研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诱惑侦查研究摘要:诱惑侦查是一种被广泛采用而又极具争议的侦查行为,概括了诱惑侦查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应当遵循的原则,对诱惑侦查进行了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诱惑侦查;机会提供型;犯意诱发型;合理性;原则    1诱惑侦查基本介绍    (1)诱惑侦查的概念。  诱惑侦查是指国家侦查人员或者受雇于国家追诉机关的人员,通过特意设计的某种诱发犯罪的情境,或者为实施犯罪提供诱惑性条件或机会,鼓动、诱使他人实施犯罪并

2、以此为根据提起刑事指控的侦查手段。  (2)诱惑侦查的特征。  首先,诱惑侦查的侦查过程与犯罪人的作案过程同步,是一种主动侦查措施,是国家侦查人员或者受雇于国家追诉机关的人员,在犯罪尚未发生之前,刺激诱使他人暴露犯罪或实施犯罪而主动采取的各种策略与手段。  其次,诱惑侦查是一种法定的秘密侦查行为,是在相对于侦查机关的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侦查措施。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

3、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再次,诱惑侦查具有欺骗性和诱导性。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示之以利”或者“诱之以利”,其模式是“引蛇出洞—诱以利益—后发制人”,既可能使潜在的犯罪人暴露真实的犯罪意图,实施预料中的犯罪行为,也有可能触动人类天性中的某种弱点,以至陷人入罪。  (3)诱惑侦查的分类。  ①对象明确型的诱惑侦查与对象潜在型的诱惑侦查——根据被诱惑者是否特定明确来分类。  对象明确型诱惑侦查是指对已经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诱惑侦查。  对象潜在型诱惑侦查指在尚未发现具体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为了诱使其从潜在状态中暴露出来,以便揭露和证实

4、其犯罪而实施的诱惑侦查。  ②“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和“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根据被诱惑者在被诱惑之前有无犯罪倾向、犯罪意图以及诱惑者在犯罪实施中所起的作用来分类。  “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是指被诱惑者自己已有犯罪意图或倾向,诱惑侦查行为只是使这种主观意图及倾向暴露出来,或者只是强化其犯罪倾向,促使具体犯罪行为的实施。  “犯意诱发性”诱惑侦查是指对原来没有犯罪倾向的人实施诱惑,而引诱其形成犯意,并促使其实施犯罪的诱惑侦查。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

5、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和犯意诱发性诱惑侦查的主要区别在于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有明确的诱惑对象,该对象具有重大的犯罪嫌疑,而侦查机关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被动消极的,仅仅是为其提供机会,并不存在诱发无犯罪倾向者犯罪的可能。而犯意诱发性诱惑侦查的被诱惑者虽被侦查人员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但实际上他并无犯罪倾向,正是由于诱惑者采取了主动、积极的刺激行为使他在强烈的诱惑下产生犯意,进而实施了犯罪行为。在这种诱惑侦查中,侦查人员的行为在整个案件中起了主导作用,实

6、质上与教唆或鼓励无罪的人犯罪无异。    诱惑侦查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大部分学者对诱惑侦查在实践中的存在持折衷的态度,认为其有利也有弊,有存在的必要性。首先来说,诱惑侦查的使用对特定案件的侦破是有很大帮助的。在特定的案件中(社会危害及其严重的案件,比如贩毒、洗钱等等),侦查机关以欺骗手段对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进行控

7、制,牺牲部分人的权益来换取社会绝大多数公民的利益,是社会伦理和道德能够忍受的,所以诱惑侦查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上文提到,诱惑侦查可以分为“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和“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是不具有合理性的,我们应当制止其使用;而“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手段则因为其并不会诱发无犯意者犯罪,所以在实践中是可以使用的。  但诱惑侦查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同样明显而不可忽略,主要体现在欺骗性的诱惑行为对司法伦理和侦查正当性的威胁。人都会有贪念有弱点,可能在平时并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受到诱惑和鼓动则可能会爆发出犯罪的冲动和意图,

8、如果利用人性的弱点而促使、诱导其实施正常情况下可能并不会实施的犯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