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

ID:30809620

大小:12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3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_第1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_第2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_第3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_第4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哲思启迪一、(2016昆明)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14分)道是缺憾却完美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憾。”是的,缺憾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为有不完美,人们才会不断地弥补、完善。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②身体的病残是一种缺憾。对待这种缺憾,有的人恨,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完美,恨它们破坏了本该

2、有的幸福。可转念想想,如果霍金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邰丽华能言善听,如果史铁生可以向着大海奔跑……完美,就真的存在了吗?因疾病缠身的缺憾,霍金用超凡的意志在轮椅上,给现代物理科学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听说障碍的缺憾,邰丽华在舞蹈方面逐渐显露天赋,给舞台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双腿瘫痪的缺憾,史铁生爱上了写作,他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给文学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由此可见,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③人生的不如意也是一种缺憾。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向往美好,排斥缺憾,但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往往

3、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面对这些缺憾,有的人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的人唉声叹气,急流而退;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悲观绝望。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乌江自刎,是不是令人潸然?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会有谁认为项王渡江而逃有失颜面,不会有谁认为这是项王人生中的一个缺憾,除了他自己。他因为这所谓的缺憾迷失了方向,因为这所谓的缺憾放弃了梦想,因为这所谓的缺憾,给本可以完美的明天画上了休止符。⑤项王拒绝缺憾,放弃梦想,将自己的人生结束在了缺

4、憾中,他永远跨不到那个叫“完美”的殿堂。其实在人生这场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只要能正视人生的不如意,就可能将缺憾转变为完美。⑥1968年,美国3M公司发明了—种胶水,却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这一缺憾一直困扰着工程师福莱。直到1974年,福莱参加礼拜翻开歌本时,书签掉了下来,他突然想起那次不成功的发明,于是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粘在书签上,书签不就掉不下来了吗?通过实验,一种带粘性的书签诞生了,无论把这种书签粘贴到哪儿,它都会乖乖地呆在那儿,不需要时把书签揭下来,

5、也不会对书有任何损伤,而且往上写字也非常方便,这就是不干胶便利贴的前身。便利贴一经问世,便十分畅销,至今仍是3M公司的不败商品,并持续演化出其它无痕挂钩等明星产品。一次失败未必永远失败,工程师福莱就是一个人生的智者,他将生活的缺憾智慧地转变成了完美。⑦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

6、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缺憾,我们无须听从命运的安排,要以坦然的心态逆势起飞,不被缺憾羁绊,勇敢地走出阴影;面对缺憾,我们要用坚强的毅力将缺憾化作一种动力,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营造完美;面对缺憾,我们还应有智慧的思考、创新的意识,改变缺憾带来的不利因素,最终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⑧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追求完美,但不能苛求人生十全十美。完美并不意味着缺憾的完全消失,只要能将缺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力使缺憾最小化,也就能更加接近

7、完美。(选自《文道》,有改动)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解析】结合文章来看,本文的论题是“缺憾”,文章首段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言论引出对缺憾的看法: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接着从“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正视人生不如意,就可能将缺憾变为完美”两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对追求完美进行补充论证,进一步论证了选文首段提出的观点: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因此第①段的结尾句即为选文的中心论点。2.如果用下面的名言作为选文的道理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

8、理由。(2分)正视疾病,敢于承受的人,将变得更坚强、壮大。——希尔泰名言放在第②段最合适。因为这句名言可以论证(支撑)“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这一分论点。【解析】首先要清楚希尔泰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正视疾病并勇于承受的人将变得坚强、壮大。其次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各段段意,第②段列举了霍金、邰丽华和史铁生的事例论证了“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因此放在选文第②段最合适。3.选文第④⑤⑥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论证方法: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