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生命科学

医易生命科学

ID:30811219

大小:3.6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3

医易生命科学_第1页
医易生命科学_第2页
医易生命科学_第3页
医易生命科学_第4页
医易生命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易生命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易生命科学(一)作者:田合禄2011-01-2610:48第一章人体生命起源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是如何生长的?为什么会死亡?人人都会发问反思这类问题,就是在科学昌盛发达的今天,达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盛世,然而对人类生命科学还是知之甚少,人体生命科学仍是最令科学家头痛的科学。我们的祖先对生命科学的探讨起源很早,最早文献记录可见于《周易》,到了《黄帝内经》则集大成之说,其后历代都有探究者,展现了东方科学推动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辉煌成果。关于生命起源的讨论有多种说法,有地球起源说(可分为海洋起源说、火山起源说、黏土矿物晶体起源说等等),有外星起源说

2、(可分为星际分子、陨石带来生命物质等等)等,还有上帝创造说、自然发生说、泛孢子理论说、化学进化学说等等,目前是进化说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实这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我们不如不说。我们就来个生命起源断代研究,从人体生命之源说起。人这个生命体,有起源、发育、生长、壮大、衰老、死亡的过程,因此研究人体生命科学,最好用发生学方法。因为,“发生学方法是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该研究的特有是对象的成长问题,即过程问题,着重揭示研究对象赖以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重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1]从发生学

3、方法看人体生命的起源有两套体系:一是父母给的有形生命体系,一是宇宙自然给的无形生命体系。这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我们概称之为以五脏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理论体系,其它的内容都是依据这个核心展开论述的,本书也是依据这个核心来探讨人体生命科学的。计沙先生早在1997年创立了生命定律理论体系,并先后出版了生命定律在临床医学应用方面的专著《未来医学思维》[2]、《探寻病之源——临床第三只眼》[3],他的生命定律认为:人体生命都是由以蛋白质为载体的时空结构和以场为载体的衍生结构两套体系有机构成的。蛋白质是有形的实物粒子,故称时空结构(实物占有空间形态与大小是生命

4、的空间结构。实物粒子的新陈代谢和生理生化过程是生命的时间结构。),以实物粒子为载体的时空结构,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解剖分析等还原方法去研究、去认识。场由生物信息和生物场有机构成,生物场主要包括生物电场、磁场、电磁波以及生物光等,有人称之为衍生结构。人适应的环境场包括地磁场、引力场、可见光,还有周围环境中的电场、磁场、电磁波等。于是姚鼎山等先生“提出了利用生态健康睡眠系统让阳光、空气、水和磁等生物物理因子给细胞充磁、充电、充氧”的生命健康观点。[4]李卫东先生则在1997年就出版了《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一书,慧眼卓识,很有启迪。[5]李先生进一步

5、研究,并于2006年初出版了《生命终极之门》之大作,根据“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观点,提出“人类其实是个共生体”的概念。[6]而且人类是个共生体的观念,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2006年6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载文,曾在“基因组研究所”工作的分子生物学家史蒂文·吉尔说:“我们多少有些像一个由细菌和人类细胞组成的混合体,有人估计,在人体内的细胞中,90%是细菌。”因此科学家说,人类粪便的50%或更多是由内脏里的细菌构成的。在人出生后不久,细菌就开始占据人体内的肠器官,在成人体内有100万亿个细菌,属于1000多个不同的种类。所以基因专家2006年6

6、月1日说,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他们发现我们也不完全是人,而是共生体生物。请注意,是在出生后才有了细菌进入人体的事,与我们祖先所说的“天地合气生人”的生命系统相吻合。当自然界的细菌进入人体居住后,有一个与人体相处的磨合期,这便是小儿的蒸变期。据此我们推测,进入人体的不仅是细菌,可能还有病毒,细菌和病毒都是五运六气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可能对某种细菌或病毒有促生繁殖的作用,而对某种细菌或病毒却有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人体病变。而五运六气有着明确的天文背景,有各种周期。这应是五运六气的科学理论根据。细

7、菌和病毒古人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其生存繁殖又受限于气候,因此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五运六气理论,真是高明啊!《中国中医药报》于2006年10月13日报道,现在英国科学家通过临床对照组研究发现,中国人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有科学道理的,太干净组比不干净组容易发病。徐宝德于2006年10月9日在《中国中医药报》报道,日本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也认为,正是由于日本人过多使用“抗菌”产品而太“干净”了,使得周围环境中致病的细菌及病毒情况发生了变化,才使得日本人的免疫力下降。美国遗传学家认为,有时候,细菌是对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增强人体防御病菌的能力。过

8、多地清洗皮肤将减弱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将给有害的突变型病菌创造一个有利于繁殖的环境。他们指出,“清洗就是干净”、“杀菌就是健康”是错误观念。以前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