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选》札记

读《文选》札记

ID:31024554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读《文选》札记_第1页
读《文选》札记_第2页
读《文选》札记_第3页
读《文选》札记_第4页
读《文选》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文选》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文选》札记  摘要:《文选》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赋、诗、文总集,在文献学和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文选》中的俗语、成语对后来文人用语及现代汉语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文选》选篇中出现的文字异同及序文标示差异方面的问题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文选》;字体异同;序文标示;成语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86-02  初次接触《文选》这本文学作品总集,是在研究生的选修课上。对于《文选》的基本了解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文选》是由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赋、

2、诗、文总集,选录了先秦至梁代一百三十人的七百余篇作品。  细读《文选》及《文选》相关书目、论文之后,心中产生了一些想法,纯属一家之言,只求不要贻笑大方罢了。  一、《文选》字体的异同7  我所发现的《文选》字体的异同指的是刊刻时的差异,在阅读《文选》选篇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篇章字迹清晰,字间距也很匀称,便于读者阅读,例如班固《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张衡《西京赋》、《东京赋》等等;而有的篇章字与字之间连接太紧,读起来有点不舒服。有的上面的文字排列适当,而下面的则出现不便于阅读的情况,例如左思《魏都赋》。我这里只是个人肤浅的见识,相对

3、于曹道衡先生我算是抛砖引玉了。读了曹道衡先生的《读文选札记》之后,我心里也产生了写写自己读《文选》的感触。以上是我在拜读曹道衡先生的这篇论文之前所发现的、所理解的《文选》字体的异同问题,下面我将曹道衡先生的深刻见解也摆放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我也在阅读《文选》、《史记》和《汉书》中进一步证实了曹先生的观点。  《文心雕龙?练字》云:  汉初草律,明著厥法,太史学童,教试六体;又吏民上书,字谬辄劾,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虽云性慎,亦时重文也。至孝武之世,则相如撰篇。及宣成二帝,征集小学,张敞以正读传业,扬雄以奇字纂《训》,并贯练雅颂,总阅音义

4、,鸿笔之徒,莫不洞晓。且多赋京苑,假借形声,是以前汉小学,率多玮字,非独制异,乃共晓难也。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臧否大半。及魏代缀藻,则字有常检,追观汉作,翻成阻奥。故陈思称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岂直才悬,抑亦字隐。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时所共废,虽易斯难,趣舍之间,不可不察。  曹道衡先生开篇就把《文心雕龙?练字》的这段文字展现在大家面前,目的是为了说明从西汉到晋代许多难懂难认识的字逐渐被容易识别的字所代替

5、,这早就被刘勰提出来了。文中还着重指出汉大赋如司马相如、扬雄的一些作品在曹植的时代已经被看作古奥难懂了。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书面语同样会适应时代的需求。“7在这一点上,司马迁和班固就有所不同。尽管班固在时代上后于司马迁,但他撰作《汉书》时,却喜用一些古字,因此《汉书》中有某些部分,似乎较《史记》反而难读。所以后来《汉书》的注家多于《史记》,大约也与此有关。”这方面我也有所体验,例如扬雄《长杨赋序》中的一句话“捕熊?豪?虎豹??狐兔麋鹿载以槛车”,其中的“兔”字,《汉书》用的是“菟”字,而李善注(清胡克家覆宋尤袤刊本)《文选》用

6、的是“兔”字。另外,扬雄《羽猎赋序》中“充庖厨而已”的“厨”和“草木茂”的“草”,《汉书》(中华书局)分别用的是“?”字和“屮”字,而李善注(清胡克家覆宋尤袤刊本)《文选》分别用的是“厨”字和“草”字。再如司马相如传,《史记》(《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与《汉书》(《汉书》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首段对司马相如的介绍中的几个字――《史记》用作“卿”、“免”、“吴”、“?”,《汉书》则选择古体字分别为“”、“”、“?”、“?”。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一些字,《史记》和《文选》都用作“虚”、“??”“?”的字,《汉书》分

7、别用作“?”、“纠纷”、“?”。类似于此的现象枚不胜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文选》序文标示问题  《文选》全书共收录51篇赋(其中《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子虚上林赋》,均按一篇计算),题目下方标示“并序”的共26篇,占赋的总数的一半之多。对于这些“序”的来源及目的,王书才《文选评点》里这样说:“这些‘序’,有的来自史辞,是从赋篇所出的史书里连带抄录进《文选》的,目的大约是为了讲明创作的背景来历,如杨雄的《甘泉赋序》、《羽猎赋序》、《长杨赋序》均出自《汉书?扬雄传》。”7通过对比《文选》李善注本和中华书局《汉书》发现二者之间

8、存在一些差异,不禁怀疑《文选》所收扬雄的以上三篇赋序是否真的出自《汉书》?现把二者的不同部分罗列如下:  首先,《甘泉赋序》,《文选》本最后一句是“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