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ID:31175790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_第1页
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_第2页
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_第3页
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摘要: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互动与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将数学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课堂;自主权;学习的主人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5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只有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才能

2、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互动型课堂,促使学生深入、有效地学习。  镜头一:课堂中让学生把话说完  “长方体表面积”教学片断:  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长方体的数据列式计算它的表面积。  生1:(5×10+5×5+5×10)×2。  生2:5×10×2+5×5×2+5×10×2。  生3:5×10×4+5×5×2。4  ……  生4:老师,还有一种算法,算法是5×5×10。  生5: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体积。  (其他同学都笑了。)  生4:老师,我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4: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我把它当做2个5×5,那

3、么4个侧面积就是8个5×5,再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即5×5×10。  (短暂沉默后,教室里立即响起了掌声。)  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种新的解法,列式是5×10×5。”  师:方法是对的,这位同学根据乘法交换律,交换了因数的位置,其实方法是一样的。  生6:老师,不对,我的解法和刚才不一样。  师:那你说说你的方法。  生6: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计算的,两个底面积的和刚好等于一个侧面积,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所以列式是5×10×5。  (掌声又一次响起。)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学生,这两种方法连老师都没想到,

4、谢谢你们!  “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顺顺当当进行中,前面几位学生的方法都很浅显易懂,生4的方法“5×5×10”将师生引向异处:这不是长方体的4体积计算公式吗?此时的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威”立即加以否定,使课堂“一帆风顺”。值得庆幸的是,教师“耐心沉着地等待”,不但允许生4、生6把话说完,还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没有了“教师权威”的干涉,学生的思维在民主的氛围中得以碰撞与提升,课堂也完全因为学生的智慧生长而灵动生成。  镜头二:课堂中让学生个性飞扬  “加法结合律”教学片断:  ……  生1:我觉得加法结合律等号左边(a+b)+c只要写成a+b+c就可以了,这儿的括号可以不加。  师

5、:生1认为这儿的括号可以不加,同意他的观点吗?  一句话引起了全班的议论:对呀,反正先算a+b,括号不用也可以。  生2:那现在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生3:a+b+c=a+(b+c)。  生4:我觉得加法中谁和谁先加都可以,所以a+b+c=a+(b+c)=b+(a+c)。  生5:又有交换又有结合,看来不能叫结合律了,那该叫什么呢?  生6:这条定律中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叫它加法任意运算定律!  生7:任意运算定律,怎么用文字表示呢?  生8:三个数相加,把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4  生9:我觉得不止三个数,更多也可以,几个数相加,先把几个数相加,再和一个

6、数相加,和不变。  生10:不好不好,不够准确。  生11:可以这样说:几个数相加,先把其中一些数相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和不变。  师:这就是加法的任意运算定律,是你们自己发现的,真了不起!  在这里,生1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发现,设置“这儿的括号可以不加”这一话题,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的话题,以“生1认为这儿的括号可以不加,同意他的观点吗?”把话题的掌控权交给学生,生2、生5和生7又及时地转换话题,整个环节的话语权都在学生手里,学生有了言说的权利、思维的空间、交流的机会,课堂也因此变得充满活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把交流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7、的主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