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

ID:31206198

大小:62.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_第1页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_第2页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_第3页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_第4页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我国民间融资风险防范【摘要】由于我国对民间融资一直持否定态度,导致对民间融资缺乏有效的监管。而随着我国金融政策的转变,民间融资得到了支持与发展,但是如何加强监管以防范民间融资带来的风险成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介绍民间融资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面临的具体风险,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探讨。【关键词】民间融资社会风险经营风险近年来,从“吴英案”到“浙江温州商人跑路”,一波又一波的社会热点事件使得人们不得不持续关注"民间融资”这一社会现象。一方面,“民间融资”因为风险失控而屡发群体性事件,一方面很多中

2、小企业因为在银行得不到贷款而不得不向“民间融资”寻求帮助,这一矛盾的现实迫使政府和民间都开始思考“民间融资”的合理性及其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已经肯定民间融资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规范"民间融资”并规避其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制度建设。本文拟就民间融资的风险规避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一、民间融资概述(一)民资融资的界定民间融资是近些年来提出的概念,在此以前,央行的研究报告和各种官方场合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是“非正规金融”一词,2004年前后“民间融资”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非正规金融”逐渐被淡化。不过目前为止学界对

3、“民间融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人们笼统地将其理解为发生在民间的资金融通活动。为了准确的认识民间融资并对其定性,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民间融资是指在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包括其他组织)之间以及非金融法人之间,贷款人依约定将一定数量货币的使用权转移给借款人,借款人按约定到期还款并支付利息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有的学者认为“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未由专门法律调整的,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以本息支付为形式的融资行为”。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将民

4、间融资定义为: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比较分析这些定义并结合我国的实践,笔者认为民间融资是我国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资金供给者(包括资金的所有人和中介机构)以借贷、股权或基金、典当等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将一定数量的货币使用权转移给资金需求者,而资金需求者按照约定的利率还本付息的资金融通活动。(二)民间融资的类型早在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把民间融资根据交易主体、融资用途与利

5、率水平不同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低利率的互助式借贷。融资主体主要为自然人,融资双方关系密切,融资主要用于应付短期生活急需,融资规模小且大多不计利息或利息低微。二是利率水平较高的信用借贷。融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关系、信誉为基础,多用于生产性周转需要,融资利率水平主要依据借款人实力、信用情况商定或随行就市,这种以信用交易为特征的利率水平较高的借贷是民间融资的最主要方式。三是中介借贷。即包括依法成立的中介机构的合法借贷行为也包括借助于正规中介机构的融资行为和以非正规中介组织为依托进行民间融资。近年来,地下钱庄

6、、基金会、标会、银背等非法融资机构大大减少,但相继又出现有固定的资金运作规则,整个融资模式类似于银行信贷的信息咨询公司、乡镇企业投资公司等新型的民间借贷组织,甚至出现专门为借贷双方担保的经纪人。四是变相的企业内部集资。由于目前国内系统、正规、运作成熟的创业投资基金比较紧缺,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常以“保证金”、职工集资、合股经营、吸纳外地资金入股等形式直接从民间筹集资金,用以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随着我国金融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在这些类型中,合法的中介借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增长很快,但是高利

7、率的民间借贷发展规模也很快,并且成为引发借贷风险的主要的原因。(三)民间融资的特点从2004年至今,民间融资迅速发展,从地下逐渐转入公开,从区域性向全国性发展,主要有呈现以下特点:1•融资规模越来越大。据央行2011年对民间融资现状调查数据,至去年5月底,全国民间融资总量3.38万亿,另据中金公司的报告,中国民间借贷余额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38%o持续增长的民间融资规模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2•资金流向多元化。早期的民间融资基本上流向了实体经济,2004年前后浙江省宁波地区民间融资约85%用于生

8、产经营,温州地区约为93.3%,福建省约为98.2%,山西省约为65.5%,河南省约为70%。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完善,资金流向也呈多元化趋势,主要有四个流向,一是投资实体经济,二是投资房地产领域或集资炒房,三是投资到股票、期货、炒矿等投资市场,四是在借贷市场上投资“炒钱”。其中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投向房地产和其他投资领域的资金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