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ID:31228000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容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38-01  小学语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

2、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造和平民主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条件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设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必然有助于创造一种全面、和谐、宽松发展的条件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自然会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2、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3  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即使我们认为是

3、傻问题,也不要嘲笑他,因为傻问题中往往闪烁着孩子的智慧火花。爱迪生小时候不就曾坐在鸡窝里孵小鸡吗?正是这种探索的精神和行为使他后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所以,欣赏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胆去实践。  二、重视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1、预习自学中挑疑  预习是自己了解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预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后,就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最初,可以从不易理解的,或根据语境不理解的词开始质疑。检查预习时,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加以表扬,以形成榜样。长此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

4、会提高。  2、从课文题目发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在教《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小朋友思考:“还有什么别的方式可以使乌鸦喝到水?”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使瓶子倾斜;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在瓶子上戳个洞;有些小朋友甚至提出找一根麦管来吸;老师则应该把学生提出的方案一条一条

5、列在黑板上逐一分析,并选择出最合理和可行的办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方法。3  2、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许多学生读到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结果。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时狼却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一闪,狼就扑了一个空,掉进河里去了……  四、鼓励学

6、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例如在讲《称象》的时候,有个学生问:“曹冲的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大家议论纷纷。不得要领。老师有意鼓励学生去解决:“鲁班被叶齿拉破了手而发明了锯,人们由鱼鳔的功能而发明了潜艇;我们看看前几段,想想曹冲可能是受了什么启发?”学生读书后,有人说:“曹冲是受了蠢官员的启发。官员在讲到称的时候,曹冲想,秤杆子有记号,能知道象的重量,我在船舷上刻下记号,不是可以称象了吗?”有人说:“官员在谈到宰象的时候,曹冲想,把象宰成一块块的可以称

7、量,石头也是一块块的,能不能代替一块块的象呢?”虽然结论不同,但都有道理,老师都予以表扬、肯定。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总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所不在。教师要在平常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