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ID:31251060

大小:31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7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四川省绵阳中学高2015级高考适应性考试(三)理科综合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它反应,该抑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线粒体会A.停止产生ATPB.停止产生[H]C.继续分解葡萄糖D.继续消耗O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有氧呼吸

2、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综上分析,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它反应,说明该抑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线粒体仍然会产生ATP和[H],也会继续消耗O2,但不会分解葡萄糖,A、B、C均错误,D正确。【点睛】理清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场所,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据此以题意信息

3、“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它反应”为切入点,分析各选项。2.下图所示的是某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其中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此时其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若该细胞是某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合成抗体C.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基因A与a控制同一性状,但蕴藏的遗传信息肯定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体液免疫、基

4、因的内涵及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2-【详解】图示的一条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与之相关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此时其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能够合成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无分裂能力,若该细胞是某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不会合成抗体,B错误;正常情况下,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相同,

5、而图示中的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正确;基因A与a控制同一性状,但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所以蕴藏的遗传信息肯定不同,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之前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据此以图示信息为切入点明辨“某细胞”可能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其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在此基础上,围绕“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液免疫、基因的内涵及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等相关知识分析各选项。3.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

6、不卫生的文身、文眉等器械有可能传播HIVB.HIV具有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D.感染者体内的HIV中的遗传物质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答案】D【解析】文身、文眉等过程中会造成皮肤损伤,与HIV患者共用不卫生的文身、文眉等器械有可能造成HIV感染,A正确;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记忆细胞和抗体不能消灭HIV,故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所以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C正确;艾滋病病毒攻击的是淋巴细胞,不会将遗

7、传物质整合到生殖细胞中,所以无法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D错误。4.研究小组以长势一致的同种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实验处理检测幼苗茎赤霉素的含量(相对值)甲去除幼茎的尖端0.2乙去除幼茎尖端+一定浓度生长素10.2丙不作处理(完整幼茎)4.8A.甲、乙证明幼苗合成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有关B.甲、丙证明幼苗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12-C.乙、丙证明生长素显著影响幼苗合成赤霉素D.甲、丙证明赤霉素能够促进幼苗合成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表格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赤霉素、生长素

8、的作用的关系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明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以表中信息为切入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甲、乙两组的自变量为是否用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结果为用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的乙组幼苗茎的赤霉素含量明显高于未用生长素处理的甲组,从而证明幼苗合成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有关,A正确;甲、丙两组的自变量是否去除幼茎的尖端,结果为不作处理的丙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