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

ID:31274465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8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_第1页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_第2页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_第3页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_第4页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疑导学 有序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设疑导学有序建构  解决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学生要提高数学素养,就要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数学家大会就提出解决问题,并确立解决问题的四个基点: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合作意识和反思意识,策略从而进入教学范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设疑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预设问

2、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师生、生生释疑和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模型和思想方法,最后学生又会创生新疑和产生新问题的知识建构和教学活动过程。  该教学倡导数学问题意识,着眼于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认知冲突,着力点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它强调“问题”在前,“学习知识”在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思想,突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释疑”“质疑”和“解决问题”是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本文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结合《解决

3、问题的策略――列表》的教学,进一步阐释“设疑式”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8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为了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每册均专门安排了不起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设疑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引领下,教学列表的方法和策略要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序建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如下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

4、用列表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数量关系,并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需求  研究数学教学必然要考虑数学是什么,要回答数学是什么,就必须肯定问题是第一位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其次才是语言、方法和结论等。因此,有效地设置问题情境、设置疑问无疑是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数学问题情境是

5、一种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8  情境应该与数学的本质密切相关。让学生对问题数学地思考,从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技能,而且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来提升学生一般的思维水平。为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学中设置了简单和稍复杂的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由易到难,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出示情境1(本学期已学过的简单情境)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272÷34=8(本)。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两个条件一个问题,直接

6、用除法计算求出平均数,思路和方法比较容易找到。  出示情境2(复杂的例题情境)  比较两个问题情境,学生发现例题情境中呈现的信息相对较多,不能像情境1那样一眼就看出数量关系而直接列式解答。要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对数量进行适当组合,这就需要把条件和问题进行摘录整理,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了记录信息的需要。设置这样的情境,连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能让班级学生都积极参与,进行探索尝试。由于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基础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便于不同的学生

7、从中产生自己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发现并整理信息,逐步学会列表方法  师: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请你在本子上记下来。  学生对复杂情境的信息进行摘录。为了看清楚信息,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把信息板书如下: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师:为了便于大家分析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把摘录的信息补充成一个表格。师生完成表格。8  [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  学生经历自己发现并摘录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表格的过程,逐步学会了列表的方法。  三、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寻找

8、方法  1.观察表格第一行  师:从有关小明买书的两个条件中,你可以得到什么?  生: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师:怎么算?  生(列式):18÷3=6(元)。  2.观察表格第二行  师: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怎么办?  生:先要求1本笔记本的价钱,再求小华用去的钱数。  师:怎样才能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  回到表格第一行的情境,已经解决了。师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