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

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

ID:3128879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_第1页
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_第2页
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_第3页
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引学生捕捉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我们把“为文求真”作为指导作文的原则。我们要做的不是脱离儿童本色去创造世界,而是与儿童共同走进他们的世界,找准写点,开启尘封的积淀。  一、把握课堂动情点,引出文思之泉  1、意外资源,顺情练写  在课堂上有时也会有一些令人心动的瞬间,如学生的回答,引来激烈的辩论;课上着上着飘起了鹅毛大雪;老师被学生的提问“难倒”了……你可别小看这“意外”,这些事往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波动。如果我们及时抓住这稍纵即

2、失的契机,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2、走进情境,生成练写。  课堂上这样灵动的瞬间偶然性强,机会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前创造作文契机,以逼真的生活原味,激活学生作文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尽快排除杂念,进入状态,文思涌入笔端。而此时学生的情况完全近似于产生了“创作”冲动,写出的文章(哪怕是那些语文素养不高语言修养差的学生),有内容而饱含感情。  3、立足文本,随文练写4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细心的老师都能发现,每一篇课文除提供了优秀范例、精彩的故事外,还给了我们许多写作的机缘与灵光。每一篇作品学完,都会在心中产生共鸣,涌动着个人的独特体验,引发丰富的联想,把握了这种体验和联想,让它从笔端流

3、泻出来。  (1)“依葫芦画瓢”―仿写。  (2)“见缝插针”―补写。  二、捕捉活动兴趣点,激起写作之趣  1、学科整合,妙笔生花  在其他学科中,常常蕴含着许多写话的题材,像书画活动、科学小实验、体育操等。我们应紧密联系各个学科,及时发现其中的练笔契机,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进一步诱发写话灵感。上学期学写说明文时,我就抓住美术课《杯子的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小发明制作比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当一只只精美实用的小杯子脱颖而出时,我就在第二节课上让学生进行产品推销。又如体育课上,踩气球、吹泡泡、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活动结束后,我总是让学生抓住

4、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进行练笔活动。  2、节日活动,趣味横生  节日,是学生们快乐的天堂。为了过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节日,同学们一般要精心准备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尽情展现。利用节日的契机,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源泉,调动写作的冲动,培养写作的兴趣。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并采访爸爸妈妈或者奶奶,了解有关的知识及风俗。次日,我们进行了交流,大家纷纷谈起了昨日的“4清明晚会”,有的说吃艾角,有的说扫墓,有的说如何做艾角等。一位小男孩告诉大家:“昨天是我爸爸的忌日,我在怀念爸爸……”  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验,纷纷写出了

5、《**,你能行!》、《我学会包艾角了》、《艾角青青过清明》、《爸爸,回来吧》等等。借此机会,我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我欣喜地发现:一朵朵花儿伴随着习作,正在悄悄地绽放!  3、社会活动,创意无限  缺少生活阅历和对人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把握机遇:伴随着新课改,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兴起。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带给学生新的感受和体验。语文老师要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把活动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形成生活体验作文。  三、植根生活兴奋点,获取作文之材  学

6、生并不是缺少生活,生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写作需要的不是泥沙俱下的生活河流,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粗糙零碎的日常生活。而是深入学生心灵世界,牵动这学生情感、意志、思想的内心生活。作为老师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捕捉契机。  1.点激盲点,写出创意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是教育所关注的问题。这中间的盲点问题,是我们进行习作教学的契机。  2.点激热点,写出激情4  儿童对身边事物应该是敏感的、好奇的,从众心理比较明显。平时,孩子爱凑在一块玩。一个阶段有一个时新的游戏或时新的“热点”话题,在“私下”里谈论、流行。教师要深入“猴群”,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揣摩他们的思想动态,及

7、时引导,让孩子拥有智慧的双眼和双耳,改变那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记得在一个课间,与学生一起游戏,我发现班级里开始流行一些网络语言。一了解,才知道班级里有许多孩子在玩网络游戏,而且大部分学生拥有自己的QQ。我灵感顿发,这不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我在作文课上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有益”辩论赛。课堂上学生们神采飞扬、激情四溢、唇枪舌战,教室里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最后,孩子们把说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