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

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

ID:3130611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_第1页
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_第2页
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_第3页
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历史宗教作用的认识  摘要:初中世界历史对宗教的定义是人类对现实的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文化。历史上对宗教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宗教的作用问题观点各异,从初中学生的知识角度出发,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宗教这一历史现象的作用做一探讨,以便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宗教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和全面地评价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观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宗教;作用认识  宗教的认识问题在人类历史中是一个延续多年的复杂问题,在初中世界历史里也占有较大的篇幅,分别在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谈教会的黑暗统治和第11课《宗教》谈宗教的产生和教义,以及第12课《文艺复兴》谈反对宗教,

2、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一个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结构不完善、无法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的初中学生来说,宗教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涉及了对宗教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解,这是一个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难的问题。  但是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是历史教学最好的催化剂,这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好机会,所以,我坚持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初中历史内容中宗教所涉及的认识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力图能够解答学生的疑惑,促进历史教学的进步。  一、宗教具有号召和组织民众的正面作用4  由于民众认识的局限,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

3、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恩格斯)。欧洲中世纪的所有政治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普通群众的社会理想和最高追求。而这恰恰给宗教的被利用提供了条件,采取宗教的外衣更容易让民众聚集在神的号召和旗帜之下,更容易让民众认为自己的人生幸福和追求可以和神的目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民众为宗教目标而竭尽全力,从而实现某些政治人物的政治目的。  在中国,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的领袖们创立了太平道,按《太平经》的思想宣传和组织农民起义。早期道教

4、也发挥着联络群众、团结群众的纽带作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同样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显而易见,宗教不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也常常被反抗者用来作为号召反抗压迫的工具,甚至改朝换代的工具。  二、历史上统治阶级多曾经利用过宗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  民众信仰宗教的原因一是出于“主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被迫、无奈向所谓的神灵寻求帮助和慰藉。西方宗教社会学研究“补偿论”的观点认为:宗教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和连接人类社会的重要纽带,起着不可取代的社会补偿作用。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对现实苦难的“叹

5、息”和“抗议”,以及是“人民的鸦片”4等。这一点在基督教的产生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清楚。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在反抗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过程中遭到残酷镇压,发展到灭绝犹太种族、铲除国家的极端战争,给犹太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现实中反抗无力、感到绝望的情况下,犹太人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幻想上帝派耶稣到人间来解救犹太人的苦难,拯救犹太人,从而产生了符合犹太人愿望的宗教,从精神上给予了犹太人希望,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民的鸦片”。  民众信仰宗教的原因二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宗教麻痹

6、,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古代的东方和中世纪的欧洲,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中都有强制信仰的宗教。中世纪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采取政教合一的制度,国家政权与宗教合二为一,宗教首领就是国家首脑,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设立单一的宗教成为国教,教规就是国法,公民必须信奉和遵守,公民没有信仰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否则会被认为是“异教徒”而遭到迫害。  在中世纪的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国家相互勾结,维护封建统治,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中国没有国教,但是,佛教和道教都曾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利用,成为封建社

7、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势力。马丁?路德曾经激烈地斥责和揭露当时教会的罪恶,称它是“巨大的吸血虫”,是“无底的罪恶深渊”。  三、宗教的某些规则已经内化为比较普遍的道德标准  在人心安顿、道德提升、文化建设等方面,宗教往往具有其他社会存在无可替代的功能。“世俗论”的观点认为,通过对宗教与现代社会关系的研究,展示了宗教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态度和4生产方式等,从而提出了因宗教价值观念及伦理观念的不同而导致社会结构及经济行为之不同的思想观点。  宗教传统教义中都带有引人为善的和顺思想,富含人生哲理和道德箴言。宗教道德不仅与社会公共道德主张在形式和内容

8、上有共通之处,而且通过教义教规的自我约束,更加易于激发信徒们的敬畏与奉行。  我们常说“大无畏”,诚然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勇气,但当我们在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