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

ID:4130418

大小:108.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_第1页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_第2页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_第3页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_第4页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BBA第A期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ABBA年CC月D5?AABBA%EFGDHIEJH@HKLH!MLG*!EIIL;LD5>ABBA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陈建新(阿坝师专中文系,四川汶川!"#$$$)【摘要】中西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认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西方的神具有真正的形而上性质,而中国的神则始终没有脱离自然的属性。【关键词】天;道;神仙;佛;上帝;比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2、$*-,%#&#-%-/&0$1&&"#23&$.-/4-)!"#$%&’$(&$12.&"’*&)*+,-.’$.&’/0&-12#3’$1&#-1’$,#45+$0."25+6"’1573’2&-5$,#.8##$52&#$.’/’$0511&0#$.’/2#/&6&5$-9156$&.&5$54."#:+’/&.&#-54;50-)511&0#$.’/650-35--#--7#.’3"<-&1’/3253#2.&#-=8"#2#’-."#!"&$#-#0#&.&#-$#>#20&>521#4257$’.+2’/’..2&,+.#-?5$67-").)"#

3、’>#$051.2&$#0#&.<@+00"’;501573’2&-5$神是宗教的必具要素吗?在常识中似乎是没有疑一、儒家的“天”问的。但是我们如果将宗教理解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国上古时代信奉多神教。夏商周三代的宗教的话,我们会发现宗教事实上是人的宗教意识的载中,最高的主神为“天”。天为“百神之长”。天又常与体。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所谓宗教意识,是对超自然帝联在一起,合称“天帝”、“上帝”。天有意志,主宰精神体的信仰,并且通过信仰而产生的情感力量来体世间万物,天命不可违,而且天意不可测。人必须遵天验到与超自然精神体的关系。由此可见,没有通常意命,违天命将受惩罚

4、。天无形无象,但是有意志、有人义上的神,也不一定就不构成宗教意识。格的生命体。在原始的自发宗教中,神是自然力的化身,但是先秦儒家起源于主管宗教的官职,具体任务是掌到了人为宗教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体系,针对不同的宗教礼仪与教化,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们关注历史环境,出于不同的现实考虑,对神的性质的言说宗教的社会功能甚于维护神的权威。所以在他们新的是大不相同的。中国的儒家和道家,虽然没有神,但是宗教观中,基本思想是重人事远鬼神,重今生轻来世,他们都有类似神的理念,即将超自然的精神体看成宇重祭祀礼仪。宙之最高存在;佛教看似有神,其实并不是一般意义孔子并不反对最高神“

5、天”的存在。他认为天有上的神。以下我们就对中西方宗教对神的性质的言说意志,主宰自然。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人的命运也是天决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建新(’",,—),男,四川开江县人,阿坝师专中文系副教授。$%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总第"#期定的,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由此可知,天是儒家道德哲学的起点,其哲理含义言!(《论语·季氏》),又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远大于神学含义。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封建社会普遍让人吃惊的是,

6、孔子一方面强调天决定自然的变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其中天、地都成了虚幻的东化,人的生死贵贱、事业成败,另一方面却将古代宗教西,而忠君孝亲尊师才是实在的。《礼记》中说,“天地中与主神天相对应的彼岸世界和鬼神系统全部谈化,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伦也”。可见人们在虚幻的推之于不可知的境地。“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神和实在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取舍。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二、道家的“道”死?’”(《论语·先进》)。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完全对鬼神和彼岸世界的事,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道”是道家的中心概念,是宇宙的本体。“有物孔子进而说

7、:“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别小看这句话!吾不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与祭,如不祭!,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鬼神靠祭祀而活五章)。着,请人代祭并无不妥,怎么能说自己不亲自参与就跟老子认为,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本,“人法地,地法不祭一样呢?这说明在孔子心目中,鬼神有无并不重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谓“道法自要,重要的是满足对祖先鬼神的崇敬之心。祭祀是一种然”,并不是说在道之上还有自然存在,而是说,在道道德需要,具体地说,是一种“礼”。之上已

8、无法可法,道以自己为法,自然而然。鬼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