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ID:31335544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灌南县农村中出现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揭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考察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使得大量留守儿童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也能跟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应对策略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定义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运动中最为引人

2、注目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维度,即认知维度、积极情感维度和消极情感维度。认知维度通常以生活满意度为指标,是个体在总体上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做出的判断;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通常以快乐感量表为指标,是个体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做出的主观判断。5  留守儿童目前研究的主要是心理健康、孤独、自卑、抑郁、冲动、焦虑、教育等方面,关于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儿童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父母的依赖形成的,当父母给与儿童充足的物质和情感需要,儿童的安全需要也能从父母

3、的细心照料中得到满足,主观幸福感又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指标,这就说明了心理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重要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高能否应对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选取连云港市灌南县农村小学学生300名,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299份,废卷11份,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以下为被试情况分布表:  表1被试分布表(单位;人数)  2.工具  (1)安全感问卷采用的是表由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共16题。各因子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7

4、5和0.72;斯皮尔曼分半信度分别为0.72和0.67;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0.80;重测信度0.744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该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本次测量的全量表Alpha系数为0.852。  (2)《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的是迪尼(Diener)的《国际大学调查》。迪尼等人对多国被试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被郑雪等人用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中,郑雪等人所报告的三个分量表(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频率)的一致性信度系数(Alpha)分别为0.7700、0.7600、0.800

5、0。其中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得分是越高越好,消极情感的得分则是越低越好。  3.数据处理  测量结果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5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将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示  表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可控制感存在正性相关,这说明生活满意度得分越高,可控制感的得分也就越高,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自

6、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为人处事也就充满了信心,能对生活、学习等有较好的预测;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人际安全感存在正性相关,这说明随着积极情感的升高,人际安全感的得分也会随着升高,个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获得给多的安全体验,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与打击,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信心,身心一直处于愉悦的状态,积极情感的得分也就自然而然的升高了;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总安全感存在正性相关,也就是说总安全感的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还可以得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总安全感存在显

7、著的正性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总安全感的得分升高,积极情感的得分也会升高,反之就降低。  三、对策与建议  全面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早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以便能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和矫正,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都有重要意义。5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既受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与做父母的认识观念的偏差有关。某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能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

8、往会适得其反。  (2)家长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学生的密切联系。因为存在地域差异和城里读书的费用比较昂贵,家长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读,这些家长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谈话沟通,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尽可能地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照顾他生活和学习的监护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