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

ID:31339197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_第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_第2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_第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集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专题四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集训(时间:20分钟 分数:18分)一、导学号872020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土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使气味上达于天,祖先神灵于是安而飨之。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即焚于室内,以祛秽气;熏衣与被,以取芳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新制。

2、到两宋,香事兴盛发达。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和古意到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中土香事发展演变,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香料的变化,二是香具的变化。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也大致有两项:其一与香料相关,其一与用途相关。后者便是因供养器具与日常生活用器之别而有了香炉的样式和风格之别,或者说俗与雅之别。设于寺院为公众所用者,自然不以雅为标准;设于桌案为士人所用者,自求古朴典雅。两宋,香炉传统式样完成它最后的演变,并且新创的形制几乎都成为后世发展变化的样范。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作为一种生活

3、方式,大约自唐代始,宋人则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极致。宋代人士之分享,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点缀风雅,更没有仪式化的成分,而是本来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情趣。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从水沉香的使用可知当时用香的大概情况。南北朝时期沉香已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藿香、郁金、麝香为多。宋人重沉香,和合众香制作香饼,水沉香也是核心。调和众香之作香饼,从两宋的香方来看,基本原则与现代调香工艺多有相通。而宋人所喜者又有“蒸沉”,即用蒸馏香水的方法熏制水沉香,调配出个性化的香气。

4、类似的办法宋人发明了不少。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合香之法,两宋已经完全本土化。本草学的发展此际达到一个高潮,园艺学的发达也可谓空前。牡丹、梅、菊等各有专谱,“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成为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元代出现线香之后,线香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沉香、合香,不过寻常所用毕竟以线香为多,大众化的佛事活动更是如此。两宋香事之清韵,始终是明清士人力求保持的雅尚,然而,为诗思浸润且在友朋间往来递送的香事,却几乎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情趣。就一般而言,乡绅仕宦贵富之家,一面多以香之祛除异味的功用为要,一面又以香具制作

5、的日益新巧以及古器的应用蔚然时尚,而把它用作室内陈设,焚香倒在其次了。进入现代社会,香事被国人遗忘了好久。近年出现了“香文化”热,面对久违的香事,我们应去追索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始末源流,了解焚香之真味、合香之情趣。(摘编自扬之水《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土久远的香事有祭祀的传统,即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祭飨祖先神灵;也有实用的传统,即焚香祛除秽气,获取芳馨。B.魏晋南北朝的合香家把时已入药的沉香也作香料使用,引入香方,沉香就与藿香、郁金、麝香等成为合香的主要

6、原料。C.水沉香是制作“龙涎香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宋代制作香饼的核心原料,从它的使用可了解宋代用香的大概情况。D.宋代把一些园艺花卉用作合香的新原料,创新了合香的制作,形成了重要的特色,这与当时园艺学空前发达密切相关。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

7、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解析:B 原文为“南北朝时期沉香已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藿香、郁金、麝香为多”,可知选项B中“魏晋南北朝的合香家把时已入药的沉香也作香料使用,引入香方”是正确的。但是“沉香就与藿香、郁金、麝香等成为合香的主要原料”这句与原文相比,增加了“沉香就与”这几个字,扩大了合香主要原料的范围,因此B项错误。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香具的变化是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之一,而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除了香具的用

8、途之外,另一个就是香料。B.香炉因用途不同,在式样和风格上有雅俗之别。两宋,香炉传统式样完成最后演变,新创的香炉形制对后世影响很大。C.焚香历史悠久,魏晋时期就已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直到明清仍未曾断绝。宋代,焚香甚至成为士人的一种生活情趣。D.明清官绅富豪之家应用古器以及制作新巧的香具是时尚,但这些器具已失去了焚香的功用,只是被当作室内的陈设。解析:D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就一般而言,乡绅仕宦贵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