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

ID:31356265

大小:10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_第4页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密度与施肥对黑河43号产量的影响  1、目的  为了探索大豆品种黑河43号增产的新途径,设计实施不同施肥与不同密度正交试验,建立密度与施肥的最佳模型,为大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设计及处理  2.1试验设计:试验以纯N(X1)、P2O5(X2)、K20(X3)、密度(X4)进行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试验设计处理组合27个,处理编号、编码及对应实际值见表2。  3、试验基本情况:  3.1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采取顺序排列法,4行区,行长8米,垄距1.1米,小区面积35.2平

2、方米。试验面积950.4平方米。  3.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逊克农场农业科技园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试验地前茬为玉米,秋耙秋起垄。播种前取土化验。  3.3供试品种:黑河43号  3.4播种:播种前种子与肥料定量分包,人工搂沟播种,肥料全部做为底肥,施于种下5厘米,人工点籽,播深4厘米。6  3.5田间管理:大豆子叶出土后,深松30厘米;大豆二出复叶期趟一遍,深度14厘米;大豆三出复叶期化学除草一次,25%虎威水剂1.5升+48%排草丹乳油1.5升/公顷;大豆四出复叶期化学除草一次,烯

3、草酮0.5升/公顷;当大豆株高达到30厘米时,封垄一次,深度12厘米;大豆封垄后人工拔大草一次。  4、试验结果与分析  4.1生育期调查:生长旺盛、倒伏程度达到3级的处理较倒伏程度1级或2级的处理晚熟1-2天。  4.2室内考种调查  4.2.1当施磷纯量≤80.4公斤/公顷时,随着施氮量增加,株高增加;当施磷纯量达到90公斤/公顷时,增加施氮量,株高变化不明显。当施氮量≤34.5公斤/公顷时,随着施磷量增加株高增加;施氮量≥52.5公斤/公顷时,增加施磷量,株高变化不明显;钾肥和密度对株高变

4、化不明显。  4.2.2处理2(N70.5P90K45密度40万株/公顷)肥量较大,密度较低,底荚高度较低,只有16.8厘米;当大豆密度≤45万株/公顷时,增加施钾量,底荚高度降低;当大豆密度为50万株/公顷时,钾肥对底荚高度变化不明显。  4.2.3各因素对节数影响不明显。  4.2.4适当增施氮肥可增加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当施钾量超过施氮量时,增加施磷量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也不增加;当施氮量超过施钾量时,增加施磷量增加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当氮、磷比例为2

5、.3:3时,增施钾肥增加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其他施肥比例不明显。增加大豆密度,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减少,呈负相关。  4.2.5当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较高时,大豆的百粒重较低。6  5、产量结果与分析  5.1对田间试验结果(见表3)运用DPS程序进行分析,以N肥(X1)、P肥(X2)、K肥(X3)、密度(X4)四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以666.7平方米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  Y=182.74-0.12X1+6.41X2+1.96X3-1.01X4

6、+1.11X12+4.81X22-3.64X32-3.11X42-0.16X1X2+2.05X1X3+2.37X1X4-3.32X2X3+2.68X2X4-2.05X3X4  这4个因素中对大豆产量影响大小程度,线性项是:X2>X3>X4>X1,表明在净作条件下磷肥是影响大豆产量的有效因素,其次是钾肥、密度、氮肥。对于三大肥料来说影响产量的顺序是磷>钾>氮;二次项系数钾肥和密度都是负数,说明钾肥、密度都有最佳值。  5.2主因子效应分析  经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回归F值为1.6762,显著水

7、平p值为0.1879,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813431,剩余标准差S=9.25785147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a=0.516672。  经偏相关分析磷肥(X2)、钾肥(X3)的t检验值分别为3.28415、1.00699,达到了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分别为0.06356、0.01952说明磷肥、钾肥对大豆产量影响大,与大豆产量呈正相关。  5.3各因子与大豆产量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将其在不同水平条件下对产值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将其中三个变量固定在0水平上,可得到第四个变

8、量的处理回归模型:6  氮肥Y1=182.74-0.12X1+1.11X12  磷肥Y2=182.74+6.41X2+4.81X22  钾肥Y3=182.74+1.96X3-3.64X32  密度Y4=182.74-1.01X4-3.11X42  根据以上的效应方程可做出四因素各水平与大豆的产量的关系图。由图1可知氮肥(X1)对产量影响比较平稳;而钾肥(X3)、密度(X4)都有自己的峰值,达到峰值前取值增加,产量相应增加,达到峰值后,取值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磷肥(X2)随着取值的增加,产量相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