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

ID:31366307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9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_第1页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_第2页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_第3页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_第4页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西茧丝产业质量状况及发展对策  广西已经成为我国桑蚕茧丝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茧丝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广西茧丝质量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广西茧丝质量的措施建议。  广西茧丝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良好契机,积极推进茧丝产业发展,茧丝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茧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蚕丝业的“广西现象”,现初步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发展新格局。2014年广西全区桑园

2、面积289万亩,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2015年广西桑园面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2014年蚕茧产量33.96万吨,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  广西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茧丝绸深加工企业来广西投资,并陆续建成投产,缫丝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增长迅速,形成了广西蒙山华虹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合集团有限公司、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缫丝企业达到88家,生产规模33万绪,生丝产量达4.07万吨,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广西目前有丝绸织造厂9家,2014年广西坯绸产量1814万米,丝绸工业总产值达178亿元。8

3、  广西茧丝质量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一)广西干茧质量现状分析。  2012年-2015年广西桑蚕干茧年平均质量见表1。表1显示,2015年广西桑蚕干茧平均质量比2014年有所提高,比2013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广西纤维检验所2012年-2015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  基于全国干茧公证检验数据,以下将广西干茧质量与其他省市的横向比较分析,表2为2012-2014年广西与全国桑蚕干茧平均指标比较。表2数据显示广西干茧质量一是上车率较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二是茧丝长和解舒丝长指标落后于其他大部分省市;三是解舒率指标处于全国中等偏

4、下水平。四是清洁洁净指标较差。  (二)广西生丝质量现状分析。  2013年抽查了广西区内60家生丝生产企业的60批次产品;2014年抽查了广西区内70家生丝生产企业的70批次产品;2015年抽查了广西区内53家生丝生产企业的53批次产品,近几年监督抽查范围基本覆盖广西主要生丝生产企业。2013年-2015年广西生丝监督抽查主要质量指标见表3。根据2013年至2015年广西生丝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统计分析,2015年广西生丝质量比2014年有所提高,洁净同比增加3.18分,等级同比增长0.71级。  广西生丝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纤度最大偏差和纤

5、度偏差较大。二是洁净指标不高。  广西茧丝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8  (一)蚕茧种养环节。  1.气候条件。广西受亚热带高温多湿气候环境制约,全年适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蚕品种较少,影响整体质量。  2.桑叶质量。近年来,广西的桑树长势总体上较差。一方面很多农户都是雨后地面撒施化肥,容易导致肥料污染桑叶,出现蚕中毒或引起蚕病爆发,另一方面是用不成熟的桑叶喂蚕,过量采摘桑叶而影响下批饲养,出现蚕发育不齐、蚕病多、茧粒小。  3.劳动力不足。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养蚕人员较少,劳动力略显不足。如果遇到蚕茧市场好、价格高,出现过量饲养情况,养蚕量大、桑叶

6、采集不及时,蚕吃不饱而添食蚕饲料,影响蚕茧质量。  4.蚕种质量。据调查,全区二十多家蚕种场在各个蚕区发放蚕种,区外很多蚕种场的蚕种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广西,不可避免有不合格的蚕种进入市场,导致蚕蚁虚弱、蚕病多,蚕茧质量损失大。  5.小蚕共育质量。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按要求茧期每天进行消毒,养蚕结束后蚕具蚕室全面消毒。二是桑叶贮藏、堆放随意使桑叶变质。三是不科学的添食蚕药,蚕农为使利益最大化,使用了脱皮激素催熟,使茧层率低、缫折大、茧质低。  (二)蚕茧收烘环节。8  1.收购质量。一是蚕茧收购市场秩序混乱。二是收购毛脚茧十分普遍。三是收

7、购中手估目测定价违规操作。四是近几年由于蚕茧需求旺盛,部分蚕茧收购企业对后期价格预期较高,也有不少丝绸企业担心原料没有保障,纷纷抢购蚕茧,在价格上竞相抬价,在质量上放低要求,使得广西的干茧总体质量低于全国水平。  2.烘烤技术条件。广西有800多个鲜茧收购站,茧站数量多、规模小、性质复杂,采用的烘茧设备比较简陋,很少采用先进的循环式自动烘茧机等设备,工艺条件控制不良,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蚕茧本身质量,造成蚕茧加工质量不高,浪费蚕茧资源。  3.蚕茧贮存环境。广西目前的鲜茧收购站,茧站数量多、规模小,场地窄,烘烤能力小,在鲜茧大量上市时不能及时进行

8、烘烤,影响了蚕茧的质量。同时大部分茧站都没有专用的茧库,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蚕茧的质量。  (三)缫丝生产环节。  1.缫丝设备因素。广西自动缫丝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