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ID:31367698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_第1页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_第2页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_第3页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_第4页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接种物添加量对紫花苜蓿常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摘要:以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为原料,分别加入30%、40%、50%的接种物,在常温下(20~22℃)、总固体(TS)含量为6%(以30%接种量计算)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考察接种量对紫花苜蓿发酵的日产气量、pH、产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为40%时的产气效果良好,总产气量为3625mL,比接种量为30%的试验组高8.05%,略低于接种量为50%的试验组。试验初期,pH出现一定下降,但很快又恢复至合适水平,整个阶段pH比较稳定。综合考虑,对于紫花苜蓿发酵,40%的接种量较优。  关键词:紫花苜

2、蓿(Medicagosativa);常温厌氧发酵;接种物;接种量;产气潜力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简称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达到210万hm2,在世界苜蓿生产大国中占第5位。紫花苜蓿作为品质优、产量高、适口性好的牧草饲料为全球畜牧业做出重大贡献,并且长期种植苜蓿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紫花苜蓿在中国生态建设中也有重要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紫花苜蓿的传统利用从优质牧草扩展到其他方面,其中以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疫苗、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可降解塑料以及一些重要的药

3、用蛋白等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6  前期探究了紫花苜蓿中温条件下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为进一步实现紫花苜蓿资源化利用,提高其能源转化效率,本研究欲摸索在实验室水平上接种物浓度对紫花苜蓿反应启动、产气量及产气速率的影响。通过选择适宜的接种物浓度,以期达到启动平稳、产气速率快、产气量多的效果,从而缩短反应周期,节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为紫花苜蓿能源转化效率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发酵原料为紫花苜蓿,采自云南师范大学校园,经测定总固体(TS)含量为92.29%,挥发性固体(VS)含量为90.64%。接种物为实验室发酵后的底泥,经测定TS

4、含量为10.75%,VS含量为55.57%。  1.2试验装置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500mL的批量式发酵装置,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1.3方法  1.3.1原料预处理将紫花苜蓿清理后切碎成长度小于2cm的小段,以便其与接种物充分混合均匀。  1.3.2试验设计设置A、B、C3个不同接种量试验组,其接种量分别为30%、40%、50%,每组分别设3个平行,发酵液TS按6%配制(以30%接种量计算)。为保证试验的一致性,进行单瓶配料。具体配比见表1。为了提高试验的精确度,设置3个空白组作为对照,在试验结束后计算其总产气量,并用各组的总产气量减去相应值作为最终产气

5、量。采用常温厌氧发酵,每天定时记录温度变化、产气量、pH及火焰颜色。  1.3.3测试项目及方法①6产气量。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每天定时记录各组的产气量,以各组3个平行的平均产气量作为各组的表征产气量。同时采用火焰颜色比色卡法,根据火焰颜色来判断气体中的甲烷含量。②TS、VS含量。采用常规分析法测定原料接种物以及发酵前后料液的TS、VS。TS:在(105±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202型)中烘干至恒重,利用TS计算公式求出TS;VS:在(550±20)℃箱形电阻炉(SX2-2.5-12型)中灼烧至恒重,利用VS计算公式求出VS。③pH。采用pH6.4~8.0的

6、精密pH试纸测定。  2.结果与分析  发酵温度在20-22℃变化,统计了A、B、C3个组日产气量,对产气速率进行计算,分别对发酵液前后的TS、VS、pH进行测定,最后分析接种物用量在紫花苜蓿发酵中的影响。  2.1接种量对紫花苜蓿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空白对照组厌氧发酵的产气量极少,表明接种物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很少,仅能起到一个提供生产者的作用,其自身产气量对试验的影响可忽略。发酵过程中A、B、C3个组的日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接种物浓度的不同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很大。在试验开始后,接种量最大的C组启动速度最快,B组次之,A、

7、B、C3个组在整个试验阶段均出现了2个产气高峰。其中,C组在发酵10d时出现第1个产气高峰,为360mL,甲烷含量约为60%:B组和A组分别在15d和20d时出现了第1个产气高峰,分别为320、300mL,B组甲烷含量约为65%,A组约为55%。C组在19d时出现第2个产气高峰,为200mL;B组和A组的第2个产气高峰分别在28d和34d,峰值分别为140、1806mL。  在厌氧发酵初期,反应器中尚未形成严格的厌氧环境,抑制了其产甲烷菌的活性。随着反应器内氧气的减少,产酸阶段受到抑制,为产甲烷菌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产甲烷菌开始将产酸阶段产生的有机酸转化

8、为CH4,产气速率不断加快。从整个发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