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ID:3138799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1页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2页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3页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两种技术对患有尿毒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单次血液透析后溶质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技术对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  

2、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CKD5D,尿毒症期);治疗  血液透析技术是目前临床对慢性肾衰竭(CKD5期,尿毒症期)疾病实施治疗的主要手段,该项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弥散、超滤和对流原理,利用半透膜对患者的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进行有效的清除[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尿毒症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尿毒症病史3~27个月,平均病史(10.9±44.5)个月;患者体重43~69kg,平均体重(54.1±6.8)kg;男性研究对象26例,女性研究对象19例

3、;患者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0.4±7.2)岁;治疗组患者尿毒症病史3~29个月,平均病史(10.4±4.2)个月;患者体重45~66kg,平均体重(54.4±6.3)kg;男性研究对象27例,女性研究对象18例;患者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60.7±7.0)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我院目前现有的金宝AK96透析机治疗,选择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采用肝素实施抗凝处理。肝素的首剂应用剂量控制标准为0.3~0.5mg/kg,每小时的追加给药剂量应该控制在5~10mg;透析液流量水平控制在500ml/mi

4、n,血流量水平控制在220~260ml/min。在透析治疗结束前的30min应该停止应用肝素。常规透析患者(对照组)相关参数设置为:透析器为德朗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表面积保持在1.4m2,最高使用TMP500mmHg,进行3次/w,持续时间在4h/次。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治疗组)患者相关参数设置为:透析器FreseniusFX80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表面积为1.8m2,最高使用TMP600mmHg,进行3次/w,持续4h/次,其他技术参数与对照组完全相同。  1.3观察指标两组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溶质清除率和主观舒适度、血液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5、治疗效果评价方法4显效:透析后患者溶质清除率>75%,主观舒适度很好、血液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5%,主观舒适度良好、血液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无效:透析后患者溶质清除率小于65%,主观舒适度欠佳、血液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10%,甚至病情有进一步恶化的发展态势。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结果  2.1尿毒症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溶质清除率)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后慢性尿毒症治疗总有效率为64.4%;治疗组采

6、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后慢性尿毒症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主观舒适度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后62.2%患者主观舒适度很好;26.7%患者主观舒适度良好;11.1%患者主观舒适度欠佳。治疗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后80%患者主观舒适度很好;15.6%患者主观舒适度良好;4.4%患者主观舒适度欠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血液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6例出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显著(P<0.05)。

7、  3讨论4  慢性肾衰竭(CKD5D期,尿毒症期)具体指的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理学发展基础上,由于肾单位受到持续性的损伤,导致肾脏的生理功能呈现缓慢的减退状态,以致患者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2]。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两种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透析器透析面积最高使用TMP之间的差异。常规血液透析技术主要是将一些小分子的毒素物质清除,长期应用该项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