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

ID:3139488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_第1页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_第2页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_第3页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  [摘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计算教学的质量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探讨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教学计算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9-069  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它是数学学习的“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奠定基础。然而,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计算学习不够重视,计算的错误率较高,成为其他数学知识学习的“拦路虎”。可见,小学计算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亟待优化和改

2、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提高小学计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算理教学,建构知识模型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算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变换式推导,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模型,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在进行“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时,教师结合实际设计如下题目:六一将至,幼儿园老师给全班20名小朋友发放玩具。老师每两个一数,在数了9次之后,发现还剩下1个。列算式为2×49+1,那么请同学们算一算,玩具够不够发?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所学知识,非常自然地按照先乘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当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对那些表现优秀

3、的学生予以及时肯定和表扬,并在课堂氛围浓烈之时点出乘法和加法在运算中的顺序。在此过程中,可能有个别学生还是没有吃透,为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还可以将题目拓展为:老师为了再次确认玩具数量,每五个一次地数了一遍,数了三次后发现还剩4个,列算式为3×5+4。这一次学生都自然而然地按照先乘后加的顺序完成了计算,然后通过对比得出玩具不够发的结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充分掌握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而且深入理解了算理,有助于顺利建构知识模型。  二、鼓励多样算法,培养发散思维  在计算教学中,算法多样化始终是教师所鼓励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拓宽学生视角,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计

4、算能力。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时,在组织和开展完小组合作讨论后,笔者问道:“接下来就以11×5为例,分享一下你们讨论后得出的算法,然后比较一下谁的算法更好一些?”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组织学生互相评论。  学生A:我是口算的,先算10×5=50,再算1×5=5,最后把这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是55。  学生B:我采用连加法计算,11+11+11+11+11=55。  笔者:这两种方法都很不错,但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学过用竖式来记录计算过程,与这两种算法相比,竖式会不会更简便一些?  学生C:我是用乘法竖式进行计算的。先算1乘5得5,再算1个十

5、乘5得5个十,结果是55。4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乘法竖式计算更为简便的结论。最后笔者总结道:三种不同的算法,三种不同的思路,但不管哪种算法,其基本算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将两位数转化为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等我们已经掌握的算法来计算。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化学习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不仅鼓励计算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且淡化了程序计算的框架,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高估算能力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估算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率,而且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为,估算需要对问题加以全面观察、认真

6、思考和深入分析,整个过程就是一次逻辑思维过程。  例如,进行估算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小明和母亲前去超市购物,屏幕出示商品的价格分别为15元、22元、33元、49元和71元,买这些东西200元够吗?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下列哪种情况更适合使用估算呢?  (1)当小明想确认200元钱是否够用时;  (2)当收银员将对每种商品进行扫码算账时;  (3)当小明母亲被告知需要付多少钱时。  这样,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进一步明确了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笔者所设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估算与精算各自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

7、外,教师还要注重估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估算的精准性,让估算结果更具现实性。4  总而言之,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算理教学,建构知识模型;发现规律,提高计算兴趣;鼓励多样算法,培养发散性思维,注重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责编罗艳)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