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萃取中前行

在萃取中前行

ID:3139543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在萃取中前行_第1页
在萃取中前行_第2页
在萃取中前行_第3页
在萃取中前行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萃取中前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萃取中前行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6年3月刊登了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教研室吴丽艳老师的《铅华洗尽,回归阅读》和该旗天山六中梅广华老师的《语文教育终于改到点子上了》两篇文章。文章从不同层面介绍了“语文主题学习”给当地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语文主题学习”在赤峰市又一个旗县安家落户了!  欣喜之余,反思近几年来,在赤峰地区影响较大的语文课改实验项目有:林西县韩中凌老师主持的“批注阅读”,喀喇沁旗徐长林老师主持的“少教多学”,宁城县赵春林老师主持的“快速阅读”,还有现在松山区和阿鲁科尔沁旗正在运行的“语文

2、主题学习”。这些课改项目,无论是赤峰本土化的“批注阅读”“少教多学”,还是从外引进的“高效阅读”“主题阅读”,目标都指向了“解放老师,让学生学会阅读”,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语文学习境界。  由此我想到了武侠小说,为了强身健体,立足山林,武林中人进行了深入探索,于是有了华山派、峨眉派、武当派、少林派等武林流派,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武功绝技,但每个派别也有自己的破绽。谁想让自己更高更强,那就要打开派别壁垒,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所以说,赤峰地区的几大课改项目如

3、果能继续前行,进入新常态,就要打破项目之间的壁垒,相互学习借鉴,进行有效的整合。接下来,笔者以“语文主题学习”4为主阵地,谈谈借助外力,让“语文主题学习”运行得更快更好的一些做法:  一、借力“快速阅读”,让学生读书速度更快  “语文主题学习”建议“课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学课文,三分之二的时间读课外书”,教材的一个单元,与之相对应的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一本书。这样大的阅读量,如果阅读速度上不来,肯定完不成任务。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老师也有此顾虑:用六七节课的时间,学完一个单元和一本书,能行吗?其实学生如

4、果学会“快速阅读法”,这个问题就会轻松解决。  “快速阅读法”由北京铁路第二中学特级教师程汉杰先生研创,利用眼脑直映的原理,通过规律化、量化、程序化的训练,15次之后阅读速度可翻番。《人民教育》在2011年第15和16期合刊“高效阅读专辑”中介绍了“快速阅读法”的练习步骤:(一)训练前的准备:记准快速阅读需要关注的七项内容:1.题目;2.作者;3.出处;4.文章基本内容;5.文章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和有争议之处(包括自己的不同见解);7.文中新思想及读后启示。(二)训练的具体流程:1.调整心态

5、,准备好阅读材料;2.打开阅读材料,集中注意力速读材料,边读边思索记忆(上面说的七项内容);3.读完之后,凭阅读时的理解与记忆笔答速读测试题;4.参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同桌合作判分,计算出三个数据: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5.反思总结。  按照上述训练步骤,一次又一次地训练,每次训练45分钟,开始时训练要密集,每天一节,坚持两周后,每周一节,两个月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即可翻番,大多数学生都能提高到每分钟700字到1000字。“4语文主题学习”一本书约15万字,经过快速阅读训练后,如果按照每分钟700字算,学生读

6、完一本书大约需要3.5小时,完成600万字的阅读量指日可待。  二、借力“批注阅读”,让学生读书效率更高  李希贵老师指出:“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语文。在进行主题学习实践中,很多实验教师都采用了“1+X”阅读模式,也就是课内一篇,加主题学习丛书X篇进行打包阅读。这个“1”既指一篇文章,也指一个切入点。阅读的切入点多种多样,可以从读的角度,也可以从写的角度。吉林抚松教师进修学校的张自琴老师介绍了从写的角度切入的做法(《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6年1期):授课教师以朱自清《背影》中的“爬月台

7、买橘子”这一细节的赏析为切入点,领着学生赏读了课外《为继父流泪》《爱有时很简单》两篇文章,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细节,应善于发现,只有文章有了动情的细节,才会感人这一写作道理。从宏观上说,“1+X”阅读模式是成功的,或比较或探究,都把学生思维引向了深入。从微观上说,这种阅读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还不是很明朗。不过我们可以借鉴“批注阅读”的阅读程序,来完善“主题阅读”的阅读程序。林西县教研室韩中凌老师在《让语文教学更高效?批注阅读教学探索》一书中,介绍了批注阅读基本操作程序:1.自读自悟,做好批注;2.交流批注,点

8、拨深化;3.二次批注,积累运用。受韩老师的启发,我们可以完善“1+X”主题阅读程序为:1.自读自悟,围绕“切入点”做好批注(其他不必深究);2.交流批注(学生围绕“切入点”自由谈,教师借此可知道学情);3.教师点拨深化,进行二次批注(教师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主要围绕“切入点”4点拨,让学生进行二次批注,学有所获);4.反思运用(围绕“切入点”进行说的训练或写的训练)。  三、借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