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ID:31398486

大小:1.5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09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

2、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日清晨,家住南京的张先生驾车上班途经新街口时,观察到孙中山雕像的彩子投向汉中路和中山南路之间,数月后的一个清晨张先生途经同一地点时,发現雕像的彩子投向了汉中路和中山路之间(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张先生当日(第一个观察日)傍晚下班按原路返回时,观察到该雕像的影子投向A.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B.中山路C.中山路和中山东路D.中山东路2.两个观察日期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南京市昼长先变长后变短B.晨昏线与经线之间夹角增大-22-C.后一观察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小D.

3、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答案】1.A2.C【解析】1.据指向标可判断汉中路和中山南路之间为西南方向,因此当日日出东北,下班时应日落西北,故影子朝向东南,即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故A正确。2.据指向标可判断汉中路和中山路之间为西北方向,张先生经过时为清晨,因此当日日出东南,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而第二次途经时当日日出东北,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南京市昼长可能先变长,夏至后变短,也可能逐渐变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夹角可能先增大,夏至后减小,秋分后再增大;也可能先减小,秋分后增大;后一观察日北京距离太阳直射点远,

4、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地球公转速度可以先变慢,7月后变快,也可能逐渐变快。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与影子朝向相反;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在数月中,直射点可能先向北移至回归线,然后再向南移,也可能一直南移。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春分日8时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城市间,水平气压梯度最大的一组是A.乌鲁木齐——拉萨B.拉萨——西安C.西安——呼和浩特D.呼和浩特——乌鲁木齐4.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斤”描述的是春季大

5、忙即将开始,春管、春耕、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与该时节相吻合的农事活动是①华北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霜冻害②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22-③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并注意防治病虫害④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3.B4.B【解析】3.水平气压梯度指单位距离的水平气压差,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单位:米)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剖面图能反映从响马岭至走马梁地势起伏的是A.B.-22-C.D.6.关于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

6、述,正确的是A.降水丰富且集中,河流径流量大B.多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C.过度放牧、樵采,草场退化严重D.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答案】5.A6.D【解析】5.依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在马科义沟处海拔低于1150,因此排除C、D,在响马岭至1200米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故A正确。【点睛】本题易排除C、D项,在确定A、B项时,可借助地形剖面图。6.图中等高线显示该地区沟壑纵横,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故D正确。黄土高原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不大;喀斯特地貌应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我国主要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主要

7、为农耕区,故A、B、C错误。【点睛】依据经纬度和等高线准确定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下图为“某两类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的两类地理事物分别为A.M一亚寒带针叶林,N一石油资源B.M一苔原,N一橡胶C.M一温带荒漠,N一地震、火山带D.M一冻土,N一地热资源8.图中关于M和N的描述,正确的是A.M分布在我国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的地区B.N分布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欧洲西岸M分布范围较窄,因受暖流影响D.N分布区地势低平且降水多【答案】7.D8.C【解析】7.图中M位于南侧的一块为青藏高原,N主要位于亚

8、欧大陆东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丰富,但喜马拉雅山一带火山活动弱。M-22-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二地气候寒冷,多冻土。故D正确,C错误。青藏高原无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橡胶为热带经济作物,故A、B错误。8.M为冻土,欧洲西岸有暖流经,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分布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