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涧”无声胜有声

“西涧”无声胜有声

ID:31438121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0

“西涧”无声胜有声_第1页
“西涧”无声胜有声_第2页
“西涧”无声胜有声_第3页
“西涧”无声胜有声_第4页
“西涧”无声胜有声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涧”无声胜有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涧”无声胜有声  摘要校报是打造特色学校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也是一块学校无声的学生素质阵地,是结合实际推进学校新举措与新思路的平台和纽带,是学生理性与感性,智慧与情感交流的舞台。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中,校报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风采舞台,激发他们勤奋好学的潜力,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校报同时也是推动课改的重要园地,可以把学校的主流、亮点、真正的精神风貌展现给全校师生,展现给社会。  关键词校报学生素质价值观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

2、1(2016)21-0069-03  创办校报,对学校发展提高作用是全方位的,可以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更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素质阵地,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学生风采,深入挖掘地方和学校历史,铸造校园品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等等数不胜数。  如东仓小学坐落于宁海县胡陈乡,属宁海东部偏远山区,全校12个班级,共有369名学生(其中全校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79.1%),23名教师。由于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和家庭环境等影响,在引领学生,提供他们发展舞台等方面还有所不足,多重因素结合,造成学生基本像埋在土里的金子一样,得不到发光的机

3、会,其实东仓自古就有“9唐朝尚书第,宋朝宰相家”之说,此地很有读书氛围。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就是此地名人,西涧是以其家乡在西山之下,盖苍泉脉所通的一条小溪流而取号,他还有一本著作《西涧集》,东仓小学校报以西涧为名,发出潺潺的声音,引领学生追寻梦鼎足迹。  《西涧声》校报共有四个板块学校动态、特色校园建设、社团活动、教师风采等,涵盖学校方方面面工作。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四种要素是作曲家创作的素材,四个板块刚好似音乐四种基本要素,使西涧声“无声胜有声”奏出最强音。  一、学校动态有节奏  

4、学校动态新闻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校园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动态新闻是发布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内容集中,时效性最强,表述直接而简明。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东仓小学重视学校动态新闻宣传工作,把他作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并写入2015学年工作计划。为了更好的宣传学校教育工作,9月10日下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经学校班子会议研究决定,特成立东仓小学通讯报道组。通讯报道组任命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96位老师为组员。会议上,校长首先

5、从成立通讯报道组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等角度明确了报道小组的工作内容、管理制度、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而后对报道组成员在关注新闻动态、学习报道写作等方面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培训。会议要求每位成员立足岗位,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宣传报道工作室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途径,我校宣传报道组的成立对加强校园信息沟通和增强我校宣传力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成为学校工作前进步伐的节奏曲。  二、特色校园主旋律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积

6、极的、进取的个性的表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使之区别于别的学校。(1)首先有创新意识。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创新。有了新,才有特,观念上的新才能变为行为上的特,创新意识是孕育办学特色的温床,没有新的思想意识,就没有深入抓好学校思想工作的激情,办学特色就无从谈起。(2)本着“诚”的精神。在创造学校的办学特色时应该脚踏实地的去做,本着真心为公众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精神,不搞一时之秀,要做到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3)进行两种分析:环境分析和需求分析。对学校而言,一方面包括了解和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的趋势,如国家在政治和教育中提

7、出的新政策、新主张、新理论,社会变动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等。适应环境同时还包括对校内外公众需求的分析。另一方面来说,一定要立足于广大公众的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特色才能是扎扎实实的。此外,不能仅考虑社会的需求,还要对学校的需求和学校的能力进行分析,来论证特色实现的可能性。  如我们学校打造的“知书达礼小梦鼎的培养实践”9,知书达礼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是有文化,懂礼貌,形容他人有教养。人的知书达礼并非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知”、“书”、“达”、“礼”是四个相辅相成的概念。“知”、“书”偏

8、向于内在修炼,是对求知与精神的一种自我熏陶与培育;“达”、“礼”偏向于外显美德,是对言行举止的大方与得体、有礼与有节的体现。叶梦鼎,字镇之,宁海胡陈乡东仓上宅人。从小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咸淳三年(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