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

ID:31446213

大小:1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0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_第1页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_第2页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_第3页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_第4页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邱学华:“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二)  报刊报道掀起波澜  1980年,当邱学华第一次公开提出尝试教学法的时候,有人感到非常奇怪,怎么突然冒出这个名字?其实,他们不知道,邱学华在尝试教学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0年,尝试教学法虽未命“名”,“实”早已具备了。  邱学华在各个学校持续不断地实验,其理论思考与操作流程,也在逐渐地完善与丰满。不过,他并没有想到为其“正名”的事情,可要写实验报告的时候,才遇到如何命名的问题。当时教育界已经有了“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不少教学方法,而这些名字并不能切中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要义。那么,叫”五步教

2、学法”好吗?基本流程就是五个步骤。也不好,让人看后不能知道究竟是哪五个步骤,更不能产生眼睛一亮的感觉。  好多天,邱学华寻寻觅觅,甚至“梦里寻她千百度”,依然找不到恰如其分的名字。  一天早晨,邱学华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教师开始不讲,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打开知识的大门,不就是尝试吗?而且,“尝试”两字通俗易懂,能够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能够与其他教学法区别开来。学生先练是具有尝试性质,可以做对,也允许做错,在这基础上教师再作针对性的讲解,用“尝试”非常切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  真可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啊!

3、就叫尝试教学法!11  于是,他根据平时教学实践中的程序步骤和实验结果,加以适当的理论分析,开始撰写第一篇关于尝试教学法的文章。  论文写完,有创意,有理论,有案例。可是,邱学华认为,一个新的教学法的诞生,不但要引起人们的关注,还要具备持久的效应,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需要极其严谨的态度。他认为,提出创建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要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积累的所有素材进行条分缕析。这不仅是一个逻辑归纳推理的过程,还要从这些归纳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理论指导现实中的教学,并获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体验。也就是说,他的理论不是从他人那里“

4、拿来”的,而是在自己及他的教学改革团队千百次的实践中升华而来的,具有“邱氏”特征。可以说,他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突围而出,形成了具备创新特质的品质。正是有了这个理论,再用于教学实践的时候,就不再是摸索,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并有了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为此,他又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这篇论文于1982年9月方才定稿。  如此富有价值的文章,在哪里发表,既能问世比较快,又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邱学华想到了福建教育出版社,想到了其社办期刊《福建教育》。当时《福建教育》发行量特别大,在全国小学界很有

5、影响,文章如果发表出来,一定会引起很多校长与教师的关注。11  马上将文章投向《福建教育》,两位数学编辑一看,便欣赏不已,于是马上呈报主编。主编看后非常激动,认为这将有可能引领中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11月份的刊物已经全部定稿,版式也已排好,怎么办?马上撤去一些稿件,换上邱学华这篇文章,并在显著的位置刊发!  1982年第11期的刊物刚一出版,邱学华的这篇文章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教育报刊相继转载,好多学校的教师开始学习尝试教学法,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  让邱学华与许多参与实验的教师想不到的是,1983年在西安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

6、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数学教育界权威人士在大会上公开指责说:“不要提这个法,那个法,小学生还能自学?”大家心里明白,他的矛头所向,是指向了尝试教学法。  这位权威人士的“指示”被当成“西安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国各地。一时间,尝试教学法受批判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实验学校也中止了实验,有些教育报刊也不敢再发表报道尝试教学实验的文章了。而在江苏常州,个别反对尝试教学法的人甚至散布言论说“邱学华犯错误了”。  这对于师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来说,颇有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况味。不过,真金不怕火炼,尝试教学法自有其生命的力量。  江苏省教育厅和常

7、州市教育局可谓明辨是非,不但一如既往地支持邱学华的实验研究,还于1983年任命他为常州师范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底他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又被选为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并实现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夙愿。  “邱学华犯错误”的谣言不攻自破!无端的指责也往往没有持久的力量。11  时任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长、《福建教育》主编龚玉书要求编辑们保持宣传报道尝试教学法的连续性,于是,刊物继续报道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还连续发表了邱学华的《再谈尝试教学法》《三谈尝试教学法》等系列文章。这一刊发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有关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文章依然在《

8、福建教育》上刊登着。  1985年4月,由24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中国教育报》记者张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