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归来话备考

阅卷归来话备考

ID:31447735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阅卷归来话备考_第1页
阅卷归来话备考_第2页
阅卷归来话备考_第3页
阅卷归来话备考_第4页
阅卷归来话备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卷归来话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卷归来话备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考察的一大板块。观近几年中考语文阅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情况不如人意,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是备考难解之“结”。  一、由阅卷观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阅卷中发现,学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存在不容忽视的硬伤。  (一)语文知识缺失  阅卷中发现,学生失分很多时候并非因为粗心等其他可避免因素。相反,不少学生对语文知识缺失,导致题无从下笔或不着边际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迁移能力欠缺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篇目选自课外,但是考察的知识

2、与能力和课内一脉相承。学生面对一些题目时,往往联系不上课内相关知识和能力。即使老师讲过,也不能灵活运用。  (三)思考能力欠缺  备考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归纳答题模式供学生参考,以便学生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这本是用心良苦。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机械套用,缺乏思考能力。  (四)端正态度欠缺5  部分学生欠缺端正的态度,对学习和中考无所谓或放弃,导致每年阅卷中都存在大量空白或接近空白的试卷。这也极大地制约了整体备考效率的提高。  二、由阅卷反思备考现状  上述问题的出现,是长期以来备考状况的反映。我们备

3、考中的一些现象,是导致学生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仓促备考,快马加鞭  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备考是九年级第二学期的任务,与七八年级无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可避免地使七八年级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与九年级备考呈现割裂状态,教师们对整个初中学段没有整体规划,备考就是仓促之中的临阵磨枪。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教师主观上的被动,简单满足于上完课本完成任务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某些学校倾向于某些老师长期把关初三,使相当部分老师没有对整个学段整体了解。  (二)考点浏览,走马观花  大多数学校的中考备考时

4、间集中在最后的15周,时间紧内容多。于是,在备考中,老师们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古诗文默写和课内文言文以及作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备考不作为重点,难免走马观花。  (三)考题猜测,心猿意马  临近考试,良莠参半的预测题、压轴题铺天盖地。老师们获得这些信息之后,往往打乱原有复习计划,转而进攻这些预测题,期望以这种方式命中中考题。而事实上,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被命中的几率微乎其微。  (四)忽视学困,野马脱缰5  在备考中,老师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知识巩固和应考训练上。而一部分学困生和边缘生逐渐在思想态度上游离了我们

5、的课堂,甚至完全脱离了我们的教学。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并稳住这部分学生,他们极可能像脱缰野马一样,与预定目标完全脱轨。  三、由阅卷探备考对策  如何改善我们备考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效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调研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对策:  (一)转变观念,规划备考  1.整体规划,从容备考  把备考融入整个初中学段,有规划地从容展开。是指要把语文阅读量的积累、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落实到三年日常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实现从课内知识、技能向课外运用的过渡。这样在中考中因为语文知识缺失、迁移和思

6、考能力欠缺而无从答题的学生比例应该会有所减少。  2.循环教学,认识完整  学校层面上,应尽可能地给初中语文老师提供循环教学的机会。让老师们对整个学段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循环教学的老师,对整个初中阶段学生需要积累、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思路也会更明确。  (二)细化指导,形成能力  1.具体细化,思路指导5  考点要具体成各种形式的考题,对学生要有答题思路的指导。以语言品味考点为例,学生面对题目若能首先判断赏析点属于哪个方向,再顺着思路分析,得分率会大大提高。只有细化并有清晰

7、的思路指引,学生才能有的放矢。  2.变换角色,学生命题  让学生尝试命题,这种方式首先可以一扫复习的疲倦状态,让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复习产生新鲜感和积极性;其次,通过命题,让学生了解一个文本可以变化出哪些入题的内容。再次,消除学生对中考题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最后,让学生尝试命制答案和点评,实际是教会学生答题与完善答案的一种途径。  (三)扎实根基,立足文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择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往往还可能是名家之作。这类作品需要细细推敲,是难以凭满天飞的预测题命中的。最保险的做法还是提高学生的阅读

8、能力和解题能力。只有扎扎实实把这些能力训练贯穿和落实到阅读教学中,立足课内外阅读文本,通过反复的积累和运用,实现课内知识向课外能力的迁移,学生阅读能力才有可能逐步提升。  (四)关注学困,保卫底线  1.备考攻心,双管齐下  对游离于教学之外,介于学与不学边缘的学生而言,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心态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多一些有温度的个别谈话和辅导,会让相当部分边缘生向大部队靠拢。这对于提高整体成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