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疑导思增趣

激疑导思增趣

ID:31451573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激疑导思增趣_第1页
激疑导思增趣_第2页
激疑导思增趣_第3页
激疑导思增趣_第4页
激疑导思增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疑导思增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疑导思增趣  笔者曾在一小学做过一项关于学生对科学课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并不高,引用学生的话来说:“科学课还不如看书做作业,就偶尔做的实验有趣一些。”这样的答复引发了笔者的深思,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可见,科学课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小学生觉得科学课无聊、枯燥,就

2、谈不上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让枯燥的科学课充满趣味性,让学生把学科学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是科学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激起疑问,引发思考  “好奇”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创造行为重要的个性品质。纵观古今中外,哪个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创造不是从对新鲜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开始的呢?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在科学教学中,不是简单地将一个知识从书本移入学生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11以科学

3、的魅力激疑6  科学现象本身是神奇而又美妙的,加之学生对新颖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的愿望,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指南针为什么坚定地指向南北方向?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而星星挂在天上却不会掉下来?向日葵为什么向太阳?水滴为什么在荷叶上像珍珠一样滚动?学生对科学世界的观察和成人是不一样的,这些问题可能早已埋藏在学生心中。课堂中教师提出的这些科学现象会让学生产生共鸣,科学知识在学生面前就会变得有情有趣,课堂中对新知识的探索不再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走,而转为学生主动地要学习,从

4、而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绚丽的科学乐园。  12以趣味的活动激疑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一名教师在教学《杠杆》一课中设计了“比谁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班级中公认的力气大和力气小的两名学生来比试。力气小的学生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力气大的学生压离支点近的木棍。先让同学们猜测谁会取得胜利,显然力气大的学生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但结果力气小的学生连续几次

5、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了学生的意料,于是迫切地在脑海中闪现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杠杆的兴趣。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科学知识的内在美,设计各种各样的趣味活动,化抽象为具体。教学中,有意识地制造悬念,设计疑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用悬念、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想思考、想探索的欲望。6  13以启发的方式激疑  一位教师在上《地球绕着太阳转》一课时,先讲述了一段人类在太空中旅行,欣赏宇宙的奇妙经历。“其实,我们自己就是太空旅行者,我

6、们乘坐的‘宇宙飞船’就是地球。地球以30km/s的速度,带着我们高速飞驰,这个速度比杨利伟乘坐的飞船速度还要快。”学生明显不信:“怎么可能?”于是,教师说出毛主席的一句名诗为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星河。”提出问题:“地球每天运行8万里和30km/s的速度相比,两个速度哪个快?”学生开始积极地做数学运算,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同一个地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速度呢?想一想不大可能吧?学生思考后,作出许多的猜测,最后终于有学生反应过来:“这里的速度一个是地球自转的速度,另一个是地球公转的速度。”这时,教师

7、给予认可后,大家豁然开朗,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事实证明,启发性的问题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激发学生层层思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活跃思维  几乎每一个自然现象及其规律都充满了令学生兴奋而又富于挑战的成分,学生在科学课上非常乐于去和别人进行一番精彩的讨论和深入的探索。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6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

8、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探究科学的奥秘。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合作学习往往能让他们互相得到启发,解决问题更有成就感;当学生意见不统一,众说纷纭时,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按不同观点,分小组合作实验)能让生生之间畅所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