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

ID:6665170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1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_第1页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_第2页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_第3页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_第4页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590.以趣激疑,以趣引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趣激疑,以趣引思有些中学生认为:中学地理不好学,不好记。的确,地理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要想全记住,如果采用一般硬背的简单机械记忆法,那就太耗费精力了,效果也不会很好。那么要想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学而不忘、记忆犹新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多想办法,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一、兴趣记忆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及机械式记忆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中国

2、古代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特别是地理科目发展到今天,地理地位不是很高,学生难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在地理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索的。1、学习需要激发7

3、需要是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同人的活动联系着,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性的源,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只有中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意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求知欲,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地理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周围和社会上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并进行分析,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知识确实有用。这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地理知识的需要,引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例如:结合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现在冬

4、天为什么不太冷?每隔七、八天就有一次强冷空气的过境,使我们这个地区气温下降幅度较大,为什么?夏天,人们为什么都穿浅色的衣服?新买来的自行车,只要一遇到下雨,表层的漆就会脱落,为什么?再有同学们假期到大城市去,感到最头痛的事是什么?[交通拥挤,行人太多,空气的能见度较差,噪音震耳。]就以上同学看到的、生活中体验到的地理现象指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启发学生的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针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写小论文等。大家感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一种迫切的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因而群体性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2.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A、“卷地毯”式设问。这是根据

5、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逐个设问、面面俱到的一种设疑方法。如综合程序教学法就是这种设问方式的具体体现。每课所授教材内容一般都根据知识点的多少编制相应的程序题。由于采取了设问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能专心致志的思考或如饥似渴的听讲,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性的采用,不要千篇一律,一般易于掌握的教材内容用此法教学较为适宜。B、“捣竹节”式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关节点处设疑置问,就能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气温的日变化”教学中

6、,笔者这样设问:“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出现在什么时间?”学生会答:“在正午12点。”教师强调“应在地方时12点。”“那么,在什么时候地面温度达最高值呢?”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在正午12点,有的说在下午2点。教师应讲:“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午后地方时1点(13时)左右。”并接着问:“地面温度最高值为什么不出现在地方时正午12点呢?”学生虽答不出,但此时注意力集中,在期待着老师讲解。笔者举了煤炉烧水的例子,当火头最旺时水锅还未开,那么,在火势减弱后水锅是否还会开呢?“有可能开”学生回答。“是什么道理呢?这是由于水锅储存热量的缘故。”教者自问自答。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人才创

7、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新的突破和提升。为此,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在这个主阵地上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