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感悟、博思

品读、感悟、博思

ID:3149126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品读、感悟、博思_第1页
品读、感悟、博思_第2页
品读、感悟、博思_第3页
品读、感悟、博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读、感悟、博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读、感悟、博思  童话用最生动的情节和想象力,为儿童营造了富有想象力的空间,能不断愉悦学生心灵,也能促进儿童精神世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作品也占了较大的篇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童话教学喜忧参半。教材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童话故事,但受到教师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等方面影响,导致童话教学方法单一,没有体现出童话的自身价值。针对此类问题,本人从童话教学的品读感悟入手,浅析如何有效提升童话教学效率。  一、品读――体会语言美  童话是文学的一种载体,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

2、文学样式。它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映射。读的根本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用饱含深情富有色彩的朗读,才能展现出语言的魅力。教师读不仅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牵引学生情感,同时激发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童话语言来诱导学生感受语言美,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以《丑小鸭》一文为例,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齐度、自读以及表演读等方式抓住描写丑小鸭的句子,如:“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4

3、然后层层递进地研读,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并与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精妙的语言走进童话意境,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碰。  二、感悟――体验情感美  童话故事多短小精悍,情节跌宕起伏,其细腻的情感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心。在童话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飞扬个性并加深情感体验是童话教学的一大特色。以此为切入点,创建精彩的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与生活相关的体验尤为重要。以《七颗钻石》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路人讨水”这段让学生表演,还原当时的环境,通过学生表演小组评说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小女孩的爱心让水缸有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同时

4、,要让小女孩的爱心得到升华,让学生的爱心在此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童话的理解,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而感悟文学内涵的过程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童话的形象美与情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三、博思――尊重个性美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4。由此可见,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语言互动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于不同学生对同种事物的见解不同

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不让学生机械化地读而是在读的过程中完善感知、感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让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任何越俎代庖的理解都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因此,童话教学要摒弃教条,让审美深入学生心里,不能把解释什么道理充当教学目标,这样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文学的扩张力,进而表达出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同时,童话中的离奇情节与虚构环境人物是幻想的核心,没有幻想的童话不是真正的童话,只有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发挥想象才能真正走进童话世界,领悟童话的真、善、美。  四、人文――品味文学美  

6、教学是一门艺术,拥有这门艺术的基点就是想象。新课标强调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童话教学是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融入到童话世界,并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写、续讲童话。如,在《小柳树与小枣树》的结局就留有文字空白:小柳树听了,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这样令人深省的结局能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柳树说这句是什么意思?说了这些话以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可以从更多角度的去领悟故事,大胆编排。因为多数的童话结局都不尽如人意,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的兴趣,也能充分感受到童话的情

7、节美与文字美。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不能局限于文本,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品评与赏析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们轻松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填补课堂空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潜力。因此,引入童话教学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的学习,还能舒缓他们的压力。  【参考文献】4  [1]韩苑苑.《让童话成为开启儿童道德智慧的钥匙》[D].西南大学,2009  [2]卿海逸.《让童话真正走进乡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8 

8、 [3]张学青.《擦亮童话――对小学童话教材和童话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1(Z1)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