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

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

ID:3149324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_第1页
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_第2页
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_第3页
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道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  [摘要]以“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会怎样变化”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争论,体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即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最后把课堂变成自主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面积探究争论平台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9-032  我参加了“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悄然地发生改变。  教学案例:  课堂上,学生对“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会

2、怎样变化”的问题出现了分歧,有的说面积不变,有的说面积变小,还有的认为面积变大。“怎么办呢?”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运用“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辩论,起初学生之间还比较谦和,渐渐地就争锋相对了。  生1:我们组认为面积不变,因为形状虽然变了,但还是这个框架。  生2:我们组觉得面积变大了,因为拉动后框架变长了。  生3:因为框架的长度不可能改变,所以面积不变。  生4:不对,不对!框架的长度不变,怎能说明面积不变呢?不赞成。4  生5:我们认为面积变小了,因为框架拉动后变瘦了。  这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于是教室开始热闹起

3、来。“我不赞成他的话。”“不可能的。”“他真会搞笑,怎会变瘦呢!我把框架竖起来,还变高了。”“哼!我就说变大嘛!”“肯定不变,坚持就是胜利!”……学生各组之间开始有“争吵”的味了。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请围绕今天学的知识来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疑惑了,面面相觑,小组之间又讨论起来:“平行四边形有底和高。”“哦,今天学了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小组操作着学具,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在哪儿;有的小组拿着尺子在长方形框架上比划;也有的小组把长方形框架按原样画在纸上;还有的小组把长方形框架和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到一起比较……  生6:长方形

4、框架拉动后,变长了,就变高了,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知道面积变大了。(生6摆弄着学具,然后把学具竖起来,看似很有道理)  这么一来,其他学生又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说道:“有道理,我赞成!”“对呀!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我们组坚决反对,变长了就能说明变高了吗?平放时,还变矮了。”……学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组与组之间又开始“争吵”起来。  过了一会儿,生5又站了起来,拿着直尺和学具理直气壮地大声说道:“4我代表我们组发言,我们还是坚持原来的结论。我们用长方形的长作平行四边形的底,量得长为20厘米,长方形的宽为15厘米,拉动一次后量得

5、平行四边形的高为10厘米,根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小了。这是我们组共同研究得出的,肯定不会错。如果继续拉动框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变得更小。”生5边说边用尺子和学具演示,顿时,教室安静下来,其他学生逐渐改变主意,纷纷认同“变小”的这个结论。这时,原来持错误意见的生7拿着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学具举手了。  生7:老师,我和生5的结论一样,我不用尺子量也能说明问题。我把长方形的长看作平行四边形的底,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和另一个长方形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长方形的宽,根据它们的面积公式可以得出“把长方形框架拉成

6、平行四边形后面积变小”的结论;同样,如果把长方形的宽看作平行四边形的底,结果也是一样的。  师(竖起大拇指):谢谢同学们,你们真棒!(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  教学反思: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4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出错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在学生出错时不能责备他,而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学生在探讨中才敢想、敢说、敢质疑。如上述教学,我不以教师的权威来抑制学生的思维和统领学生的观点,

7、而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探究,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与探究中各抒己见,获得了不同的认识。  2.给学生创建争论的平台,让他们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英国心理学家柏西?布克认为:“真正的教学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本式卓越课堂”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把课堂变成自主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如本节课,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出现了分歧,我让学生在争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经历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创生的过程、能力的形成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自己

8、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的奥秘,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责编杜华)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