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

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

ID:3149657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1页
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2页
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3页
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85-0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了当今全社会的共识。现在由于学校很重视升学率,导致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存在着心理问题,如果教育不当,今后很可能会让他们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教育者要深入了解他们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才能校正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偏差行为。  一、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4  1.道德认知偏低。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将品质行为传递给下一代的地方。家

2、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妈那里学到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能哄就哄,能瞒就瞒,结果受害的是学生,思想情

3、感必不健康。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2.逆反心理严重。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寻求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反对恪守“老一套”,厌倦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肤浅。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一概地以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去授业,去释惑,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辟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朽木”“顽石”。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此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无论教育者用心

4、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3.人际关系紧张。学生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公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显得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

5、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惊悸恐怖。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很僵。4  二、对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1.人格示范教育。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  2.不能一味压制。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

6、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看成“服从”与“被服从者”的观点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那种认为命令孩子服从是天经地义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态度,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同时,老师与家长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  3.开展各种交流活动,通

7、过开展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扩大交往的范围,学生有了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就能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4  4.要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工作。多开展交际心理的自我完善教育、人格心理的自我完善教育、自我评价心理的教育、心理行为的自我完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事物,强化理想教育、价值教育、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看到自己的“如人处”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