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杂谈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

ID:3150544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20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_第1页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_第2页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_第3页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_第4页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文学研究杂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典文学研究杂谈詹锳作者介绍:詹锳,山东聊城人,1916年生。现任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5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著有《李白诗论丛》、《李白诗文论丛》、《唐诗》、《刘勰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的风格学》、《文心雕龙风格学》(即出)等,及其他语言、文学、心理学论文多篇。        现在有个别轻视古典文学,甚至否定文史之学的人,提出一种说法。他们认为文学不是科学,文学史不是历史。这种主张,抹煞了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界限。他们认为研究古典文学纯粹是为当代文学服务的。        我们不否认

2、文学有主体性的一面,并且认为“文学的主体性”口号的提出,在反对教条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方面有其积极意义。但如发展到否认文学有其科学性,文学史有其历史性,这从中外文学的传统知识来看,都显得过分了。我们承认文学欣赏也有其主观的一面。但是文学理论、文学研究,就不能全凭主观。古典文学是要为当代文学服务的,但古典文学不是当代文学的附庸。中国文学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上的文学作品,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而当代文学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文学作品,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文学评论。试问当代文学究竟有百分之几能流芳万世,而不为时代所淘汰?当代作家究竟能有几位能与历史上的李白、杜甫、莎士

3、比亚相比?如果衡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古代的文学艺术是不可抹煞的,而研究古典文学却不能不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所以西方的科学系统中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文学研究正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文学古籍的整理,也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至于文学赏析,在审美角度上有其主体性,“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但是文学赏析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脱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完全自作主张。从中国传统的治学之道来说,有义理、辞章、考据,义理需要思维科学,考据需要历史知识和科学方法,辞章之学也需要语文科学:修辞学、语法学、语义学、音韵学等等,总之是离不开人文科学的。    

4、    下面说说我自已的学习经验:我一生所学可称得上是个杂货摊。我是私塾出身的,从四书五经学起。后来上了中学,接触到新文艺,对于现代文学十分爱好,就是到了古稀之年,对于出色的当代文学作品,也是爱读的。我在大学本科一年级,上的是历史系,二年级转中文系。同时学习英国文学和法语。对于语音学、音韵学也受过严格的训练。我解放前参加出国留学考试,报考的是法国文学;后来没有去法国,而到美国后,最初学比较文学,后改学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又偏重阅读心理学和心理统计。作过教育统计工作,还学过第一代计算机,取得美国统计学会会员资格。解放初期回国后,教心理学,后来由于心理学受到全

5、国性大批判,并一度取消,我又回到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上来。近些年来,我从事文学古籍的整理工作。我在美国学的心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从我的学习经历来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有。        我近些年来的治学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我没有中国腐儒的固成之见,我在美国留学五年,又去美国讲学一年,也从来不崇拜洋人。否则我也不会放弃在美国的工作而回到祖国大陆来。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我的治学之道是成功的,我的知识是大杂烩,不取一家之言,也不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我希望能做到实事求是,能采取各家之长。唯其学得比较杂,不限于一种专业

6、,我在发现一个问题时,能从各个角度来探讨,从不同的专业来研究。例如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特别是一首诗词,我爱作心理分析;对于一个作家,我爱作历史探讨;对于某一作家的作品,我爱作系年的工作,看看这篇作品是在哪一年代写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作者的阅历如何,这就涉及到历史范畴了。文学作品本身固然不是科学,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却是科学,研究文学要有科学的头脑,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不纯粹是在那里摇头晃脑,击节叹赏,而是要从美学方面、语言结构方面、历史背景方面、作者心理方面,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研究文学作品需要熟悉和占有大量资料。过去我们主要是靠

7、背诵,现在背诵也不可废,可是到现在各种学问、各种作品分门别类,不可能像在私塾里似的,花很多时间来背诵,而且也不可能专靠记忆来解决问题,自然记忆也不可少。因而现在的文学研究者,需要利用索引。建国以来,前些年对索引的利用不够,日本人研究中国文学,就编了很多索引。可是到现在很多还没有传到中国来。而我们自己编的关于古籍方面的索引,大都是三十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编的,最近几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中华书局组织的为校点本二十四史配套的各史人名索引,也出版了一部分,其余的正在付印中。索引有句首索引和逐字索引,如为了一般地查一句话的出处,可用句首索引,如《十三经索引》就是

8、。如果为了仔细钻研一部书,探索其中每一个字词的用法和意义,光凭句首索引还不够,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